18歲青年受刺激后出現多種異常癥狀,是神經紊亂嗎?
你好,我想問下我是否有神經紊亂?我今年十八了,在十六歲那年偶然的聽到父母房事,然而你好,我想問下我是否有神經紊亂?我今年十八了,在十六歲那年偶然的聽到父母房事,然而從那一夜起到現在我都沒有一天好過過,不知為什么自從那天開始我不敢看別人的眼神,總覺得別人在針對我,我看別人的眼神的時候就是死死的盯著,表情也非常不自然,看到人我就發抖甚至走路都發抖,不自然。看到長得像生殖器的東西我就不由自主的害怕,看到所有人都是這樣,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就在床上胡思亂想,情緒低落,不想做事,也不想干任何事,而且有時候莫名其妙的緊張起來,自己一個人也這樣,曾經想過自殺但是沒成功,大多時間我都呆在家里,一個人都不想見,誰也相見,因為我害怕,極度的緊張,非常的緊張。看見陌生人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是給我好臉色看的。我真的好難受,16歲以前很開朗,也愛說話,可是自從我受刺激的時候就沒有一天好過過太難受了,最可怕的是沒有一個人理解我,包括我的家人。這讓我很是反感。說白了就是不由自主的緊張害怕,是極度緊張害怕。沒法做人了。醫生,請你幫幫我,謝謝。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患者18歲,自16歲偶然聽到父母房事受刺激后,出現不敢看他人眼神、覺得被針對、表情不自然、看到類似生殖器物品害怕、獨處時胡思亂想、情緒低落、莫名緊張等癥狀,可能是神經紊亂,也可能是心理障礙導致,如社交恐懼癥、焦慮癥等。常見原因包括心理創傷、性格因素、神經遞質失衡、家庭環境和社會壓力。 1.心理創傷:聽到父母房事這一特殊事件造成心理沖擊,留下陰影,影響正常社交和情緒。 2.性格因素:本身性格內向、敏感,應對外界刺激的能力較弱,容易產生過度反應。 3.神經遞質失衡:大腦中的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經遞質分泌異常,影響情緒和行為。 4.家庭環境:缺乏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加重心理負擔。 5.社會壓力:對人際交往有過高期待,害怕他人負面評價,產生緊張和恐懼。 綜上所述,患者的情況較為復雜,需要綜合評估和治療。建議及時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通過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等方法改善癥狀,恢復正常生活。同時,患者自身要積極調整心態,勇敢面對問題。
2025-02-19 03:2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應該是抑郁癥導致的,其是一種情感障礙性疾病,自我調養對盡早康復至關重要,應盡量轉移注意力的,多看些勵志書籍。
2015-12-25 10:4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由于你在青春期的時候聽到了父母之間的讓你覺得不安心的事情,一直影響著你的情緒。生活在一個家里,所以偶然的聽到這些東西,讓你覺得很是難受,但是這個只是人的成長過程中的以后也會經歷的一個階段而已,不要刻意的去聯想。希望你幸福。
2015-12-25 08:3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自殺行為與哪些精神疾病相關 -
Q: 為何部分人會產生極端想法和行為 -
Q: 怎樣有效預防精神病患者出現危險行為 -
Q: 自殺行為一定意味著患有精神疾病嗎 -
Q: 自殺僅僅是心理素質差導致的嗎 -
Q: 怎樣預防病情發作時患者的危險行為 -
Q: 怎樣幫助有自殺傾向的人消除這種念頭 -
Q: 裝菜的塑料袋放冰箱是否有害健康? -
Q: 鼓樓醫院護士健康狀況如何評估及處理? -
Q: 如何檢查和評估自殺行為傾向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自殺行為? 自殺行為分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的自殺行為是指有意識,自愿地直接結束自己生命的行為;廣義的自殺行為是指包括故意自傷行為和吸毒酗酒等自我毀滅的“慢性自殺”行為。人們通常說的自殺行為常常指狹義的自殺行為。自殺的分類:自殺觀念,自殺未遂,自殺死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