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年少會有特定性向傾向,原因與應對方法是什么
為什么我這么小就有了這種意識,就是喜歡同性不喜歡女性。這是同性戀么,這一般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有什么好的自我治療方法沒有呢,請醫生幫忙解答下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年少時出現對同性的特殊情感傾向,可能由多種因素造成,如遺傳因素、家庭環境、社會文化、個人經歷和心理因素等。 1.遺傳因素:基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性取向的形成,但并非決定性因素。 2.家庭環境:缺乏溫暖的家庭氛圍、不良的親子關系等可能產生影響。 3.社會文化:所處社會的文化觀念和價值觀對性取向認知有作用。 4.個人經歷:如早期的情感經歷、友誼模式等。 5.心理因素:個人的性格特點、心理發展過程中的特殊情況等也可能相關。 性取向是一個復雜的個人特質,不應被視為疾病或異常。重要的是尊重自己的感受,建立積極的自我認知。如果因此感到困擾或心理壓力過大,建議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
2025-02-19 23:4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性取向決定著性吸引的對象,隨著性成熟逐漸顯現,它是多種因素作用結果,由于人繁育后代的本能,異性性取向占絕對優勢,反之物種將會滅絕。幾十年研究表明,性傾向是個程度漸進的連續概念,好比膚色,每個人的性傾向位于從“只對異性感興趣”到“只對同性感興趣”之間的某個位置。性傾向的定義并不單單含有或依賴于性行為,而是依賴并表現于一個人在性和浪漫情感上的耐久吸引,這包括一個人在愛、依附感、親密行為等非性方面的內在深刻需求,具體表現如:非性愛慕、共同目標與價值觀、相互支持愛護、長久承諾等
2015-12-24 23:2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性取向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各種性取向并無優劣之分。精神分析的理論認為,未獲得解決的戀母或戀父情結是決定“性”定向的重要因素。他們設想:對母親過分親昵,對父親疏遠或敵視的男孩,會產生對其異性性沖動的恐懼,從而促使其性取向轉向同性。性學習理論則主張,童年早期的同性戀體驗或幻想不僅未受到抑制,反而通過性行為和手淫得到強化,促進了同性別的性取向。遺傳學研究未能發現決定性取向的基因標記,也未發現孕期母體雄激素和雌激素水平的改變對胎兒出生后的性取向起決定作用的證據。社會文化環境對性取向的有一定的影響。例如在流行同性戀的地區,人們會更多地參與到同性戀愛中。
2015-12-24 21:2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性取向是指對一種長期穩定的感受到的來至于他人的吸引。這種吸引可以是情感的上,感覺浪漫的、性方面的或愛情方面的。性取向很容易從從對方的性特征元素上來區分。這種性特征元素包括生物性別,性別認同(心理上的男性或是女性)和社會性別角色(和男女的文化規范有關)。性取向是一個從絕對同性性取向到絕對異性性取向的連續統一體系。它也包含了各種類型的雙性性取向者,雙性性取向者可以感受到來自同性或異性的,基于性、情感或愛情上的的吸引。性取向不同于性行為,因為它指的是一種感覺,是這個概念本身。
2015-12-24 19:0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性傾向和其他跟性身份有關的幾個概念是相互區分的:“生理性別”是指男性或女性的解剖學、生理學、遺傳學特征;“性別認同”是指一個人將自己視為男性或女性的心理認同;“性別角色”是指社會對男性化行為或女性化行為定義的文化規范。性別認同與性別角色的統一對個體的心理發展有重要的意義。性傾向的多樣情況,在人類歷史和世界不同國家與文化中都有描述。禁欲或從未發生過性行為的人,并不一定是“無性戀”;一個跟同性發生過性行為的人,但缺乏浪漫或情感上的耐久吸引,并不是同性戀;一個跟異性發生過性行為的人,可缺乏浪漫或情感上的耐久吸引,也不是異性戀。
2015-12-24 17: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