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潤 主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外科研究所
-
患者你好,其實每個人體內都有同性戀因子,只是你的比較強烈。每個人都有愛人的權利,只是你愛的對象跟你是同性而已。現在社會對同性戀接受程度也越來越高,這沒有什么可以痛苦的,你先不要自己覺得對不起自己。建議:你也可以嘗試慢慢接受異性,不做愛人,當朋友也是可以的。如果你真的同性戀,請也做一個專一的人,愛護自己,也尊重別人。保持健康的心理,不要總煩惱這個問題,順其自然好一點。祝健康。
2019-01-22 11:46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同性戀作為一種正常的戀愛方式,在很多西方國家越來越被接受和認可.而在我們國家,由于文化和傳統的差異,對同性戀還存在著比較大的排斥.你在這里提出這個問題,生活中應該是感受到了比較大的壓力.不知道您的具體情況,比如您童年的經歷對您現在戀愛性取向的影響,您現在關于戀愛的一些細節,您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這些都比較重要.建議您可以掛個心理科,找一位對這個問題比較擅長的心理科醫生,進行具體的分析,解決心中的苦惱.祝你早日找到自己的幸福.
2015-12-24 19:2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同性戀可以系純精神性的并無肉體接觸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同性戀者之間都發生不同程度具體的性行為在男性同性戀中性行為的表現主要包括:口腔一生殖器接觸相互手淫或肛門性交在肛門性交中彼此可互換角色但更多的情況是一方始終處于被動地位這種始終處于被動地位的人常常是真性同性戀者在女性同性戀中除了采用口腔一生殖器接觸和手淫的方式之外還采取擁抱陰部相互摩擦加壓或使用人工陰莖電振蕩器等器具她們之中的真性同性戀者在性行為中總是扮演主動角色同性戀者之間的性伴關系女性之間比較固定專一男性之間則較不固定可有性伴若干在大多數情況下同性戀者在社會生活中表現的身份與其實際性別相稱部分同性戀者兼有異性性關系并結婚或生育亦有同性戀者喜歡從事異性愛好的職業和業余嗜好如男性同性戀者喜歡織毛線女性同性戀者抽煙喝酒等心理學家曾使用多種心理評估工具測查過同性戀者1957年胡克使用洛夏墨跡測驗評估30例男性同性戀者和30例男性異性戀者沒有發現兩組被試者的人格有明顯差異1964年迪安和他的同事使用明尼蘇達多相人格調查表研究40例受過高等教育的男性同性戀者并用40例同等學歷的男性異性戀者作為對照結果表明在其中的一個分量表即“男性一女性傾向量表”同性戀者的評分明顯高于異性戀者而其他分量表分兩者均無明顯差異需要說明的是男性一女性傾向量表原本就是為檢測出同性戀者而專門設計的在男性評分越高就越具有女子氣對女性來說評分越低表明被試者越有拒絕男性的傾向其他的心理測驗較為一致的發現是:同性戀者的抑郁評分常常低于異性戀者而焦慮評分卻高于異性戀者對于同性戀的問題應以預防為主由于同性戀病因尚不十分明了加之同性戀者通常不愿積極主動地放棄自己的性偏好因此同性戀一旦形成治療就十分困難預防應從童年開始如果發現兒童有些模糊和不自覺的同性戀行為時應加強教育和引導強化兒童自身性別的認定注意對其進行性別角色的訓練以及正常的性心理和性道德的教育對成年同性戀者矯治是否有效是一個有爭論的問題1962年拜波曾報告用長達350個小時以上的精神分析療法治療100例同性戀或雙性戀男子隨訪5年約有1/3的人轉為異性戀行為療法的治愈率也與此近似較為普遍使用的行為療法是“厭惡療法”即將某種懲罰性的刺激與同性戀行為聯系起來建立起一種新的條件反射條件反射形成之后一旦重新出現同性戀行為患者便會產生被懲罰的體驗為了避免痛苦的令人厭惡的體驗同性戀行為便會減少或消除同性戀的病程轉歸和預后尚無權威性的參考資料有人把同性戀分為真性同性戀與假性同性戀兩種真性同性戀癥狀持久男性真性同性戀者往往處于被奸位置女性真性同性戀者往往充當主動角色所謂假性同性戀是指其同性戀行為多為境遇性的是由一定的環境因素所引起如軍營海輪監獄修道院以及男女分開的學校缺乏接觸異性的條件因而促使某些人產生同性戀行為一旦環境改變其同性戀行為多會自行終止而被異性戀行為所取代
2015-12-24 19:2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首先你要正確的認識自己,正確的評價自己,克服自卑的心理,其實這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現,只要你能努力的完善自己,必然會走向成功的,既然你今天問到了這個問題說明你從心里也是不太喜歡自己現在的這個狀態的,所以你要坐的就是從現在開始就要努力的改變自己了,加油你一定行的.1如果你是一個男生那么你現在要坐的就是要努力樹立自己的陽剛之氣了,可以通過看一些硬漢的電影來解決這個問題,也可以去多幫助一下你身邊需要幫助的人,這樣你也能讓自己覺的我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了,這樣就很容易的可以樹立自己的自信心了.如果你是一個女生你就應該讓自己看上去有女孩子的樣子,這是最重要的了,因為有很多的同性戀的女生都會喜歡穿著男生的衣服,或是有男生的動作和說哈的語氣,只是我們首先就要克服的,女生你可以適當的多照一下鏡子,不斷的告訴自己我是一個很漂亮的人,我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女生,從心理上我接受自己,只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2你必須在人際的交往中尋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何與周圍的同性平起平坐,毫不退縮;如何在女孩子的面前表現得灑脫,自在和奔放.與異性的交往比與同性的交往要困難的多了,必許克服自己的恐懼和猶豫;如果您能主動的交往得到異性的接納,便是成功了,在這種交往中有利于塑造自己的個性彌補自己的不足3要深刻的考慮做一個男人和坐一個女人有什么不同,社會對男女的行為規范各有什么要求.自己如何欣然的接納自己的性別4不要恐懼同性戀這個問題要理性的認識,這個問題他存在的意義和合理性,,要有一個科學理性的認識.真的希望以后我們都能笑著談這個話題,不要對同性戀者有太多的不滿和負擔,給他們一個自我好好選擇的空間.祝你早日認識到自己,重新的認識到自己,有一個美好的人生.再見
2015-12-24 14:4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理性看待同性戀 同性戀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許多人并不了解這個隱秘和世界,從而導致了誤解乃至憎惡都是很正常的. 同性戀心理有其自然性,這一點已被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所認同.人們常把同性戀看作精神病,性變態,性倒錯,其實他們的心智是完全正常的.在一個世紀之前,同性戀一直被認為是邪惡的“行為”.同性性行為被基督教會譴責為罪惡,并在一些歐洲國家,包括英國,被定為違法.有關同性戀的第一例案例研究1879年在美國發表,揭開了人類對同性戀研究的序幕.在這一時期,很多專家用“性倒錯”來形容新的意義上的同性戀者.同性戀被認為是一種性別身份的倒錯,或者顛倒.研究專家總結出:對于想要做男人的女人,或者想要做女人的男人,同性戀關系是一種盡量接近正常異性戀的情緒上的努力. 今天,同性戀,異性戀和雙性戀,被認為是同時存在的“性傾向”,而并不存在角色倒錯現象.性傾向被認為是:“持久的對某一特定性別成員在性愛,感情或幻覺上的吸引”;因此,同性戀指的是“對自身性別成員基本的或絕對的吸引”. 然而,同性戀者畢竟是屬于性傾向的少數者,其性對象悖于傳統社會形態.當法律與社會約俗反映多數人或統治者的意志與意向時,對同性戀者的歧視與迫害成為必然.所以,要消除公眾對同性戀者的歧視,主要靠普及的教育,其中既要有感性的關懷,也要有理性的判斷. 總之,同性戀是一種復雜的人類社會問題,由此引起爭議是隨著社會的開放而產生的.單一地從個人權利,或社會倫理,或心理學,或自然法則都無法準確定義同性戀行為.這種爭議將長期存在下去,我們所做的結論還只是階段性正確的.實際上主流社會都有一種保守的特質,而正是這種保守的特質保護了社會的平穩發展,剔除了人類發展過程中的浮躁和不良現象.某些事物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在我們還無法確定孰是孰非的情況下,持謹慎而相互尊重的態度才是正確的.
2015-12-24 11:0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所謂的同性戀就是“性取向障礙”,這些性心理障礙患者所追求的性愛對象是同性,而不像正常人那樣追求異性.如何認識和對待同性戀問題一直是全世界范圍內存在廣泛爭論的問題.如《紅樓夢》等古代小說中對同性戀既沒有回避也沒有嚴加斥責,說明這一現象并非罕見. 各種文化都曾斥責和反對這種違反倫理和道德準則的行為.但法國早在1810年就認定只要是發生在達到法定年齡的成年人之間的,經雙方同意,私下隱蔽的同性戀活動就是合法的.歐洲一些國家和美國一些州在60-70年代也紛紛效法通過類似的法律.美國精神病學會于1974年經投票表決把同性戀從性障礙中刪除.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中也取消了同性戀,總的來講,它是一種社會現象和客觀存在,人們觀念的總的趨勢是采取開放,寬容和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度. 但80年代以來流行的艾滋病現多見于同性戀者的事實使西方社會一度出現恐慌,同性戀者幾乎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人們避之唯恐不及.由于目前艾滋病已越來越多地在異性之間傳播,所以那種片面地把同性戀和艾滋病等同起來,甚至認為艾滋病是上帝對同性戀的懲罰的觀點是絕對占不住腳的. 同性戀的一大特點是在上層社會和最下層社會中多見,發生率的高峰處于兩個極端,許多歷史名人如柏拉圖,米開朗基羅等智力水平高的同性戀者.又如日本筑波科學城里有些科學家為了獻身事業夜以繼日地工作,導致家庭離異并走上與同性伴侶消遣有限的業余時間的道路. 在西方,同性戀的發生率可達10%,有些城市甚至還要高得多,它隨著社會背景和生活一半而有所不同.國外有人把人的性取向意識看作一個連續體,在連續體的兩端分別是完全同性戀和完全異性戀,處在其中間的是兩性戀,其余的人則分布在這個連續體的其他區段. 當然,靠近完全異性戀一端的人占極大多數.在同性戀中有20%屬精神性同性戀,從不發生性關系,有35%偶有性關系,經常保持性關系的只有15%,性關系混亂的只占很少數. 金賽調查報告表明,一些男性從青春期就是完全同性戀,這些人難以得到糾正,屬于終生同性戀.在同性戀中的男性“妻子”和女性“丈夫”的性心理扭曲更為嚴重,他們多處于同性戀中的主宰地位.有些人既保持同性間性交往,也保持異性間性交往,則稱為兩性戀.有些人只是在一生中的某一時期或處于某一特定環境下時才出現同性戀傾向,像遠航的海員,服役的士兵或集體宿舍的學生,稱為境遇性同性戀;有些人則因失戀,婚姻破裂或其他原因而有過偶爾的同性戀傾向或性行為,為的是要尋求感情的宣泄,說明這些同性戀是后天發生的,它受人際和心理因素的影響. 此外,幼年期教育的影響也十分重要.但同性戀的起因至今不明,科學家們一直致力于從遺傳物質,激素水平,心理因素,社會歷史影響等方面尋找原因.據1991年世界性學大會上的論文報告,有人發現同性戀患者大腦中視上核的體積和細胞數目都有增加,但這一發現尚待進一步證實. 大多數同性戀者具有良好的自我協調能力,他們不承認自己有病,也不會向醫生求助,他們的性觀念和自我感受是一致的,并不需求治療.有些同性戀者則屬于自我緊張性同性戀,他們缺乏良好的自我協調能力,痛恨自己的行為,處于嚴重的自責和心理沖突之中,十分痛苦,加之社會和親朋的壓力,于是能夠尋求醫治.這些人多為男性,女性少見.女性同性戀的總數大約僅為男性同性戀的半數左右. 同性戀的治療很困難,不能單純局限在疾病本身,也要看到社會或家庭背景的影響,要減輕工作壓力,鼓勵他們發展與異性的正常交往.厭惡療法是常用的治療措施.強調早期預防,尤其是在兒童期就應接受科學的性教育,促進健全的性心理發展,這對于他們的一生幸福十分重要.
2015-12-24 01:2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