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女性頻繁出現類似鬼神附體的犯病癥狀是何因
病史:30歲左右開始犯病幾乎是每年一兩次,在48歲時受過一次大刺激一下開始犯病到現在。犯病時間不太確定,有時是幾天一次,有時是一天幾次,有時是十天半個月一次。患者性別:女患者年齡:50本次發病及持續時間:2009年1月1日持續時間一小時左右患者是我的母親,她是一個很要強的人,也是一個樂善好施的人。做事總要求完美,老是怕別人說閑話,但總是事不如人愿。最初犯病是她去我外婆家,看到我外婆家過的不好,心里不好受,難過,回家就會犯病。幾乎每次犯病都會是鬼神附體,以鬼神的口吻敘說一些事情,犯病開始表現為想睡,一下就睡著了,一睡著就叫不醒,推她她也不會動,身體有時會很僵硬,但呼吸還是有的,在睡著大約五分鐘就會以鬼神的口吻開始唱,在旁人的不斷應答和好言相勸下,她會慢慢恢復,有時會一下子清醒,有時會小睡一會兒,醒來后人還是正常的,只是有點呆,不過慢慢可以恢復。犯病時間白天晚上都會有,但晚上會多一點。這種情況在30歲左右到48歲這些年幾乎是每年一兩次。在48歲時受了一次大刺激情況就很嚴重了。主要是晚上睡著一般不能打擾,一打擾她可能就會犯病。有時晚上睡著她會以別人的口吻說一會兒又自己睡著了,有時不會得別人勸說才行,這種情況主要是她白天干活多了就會這樣。再就是大多數情況下第二天早上叫不醒她,推她她也不會動,有時醒來又不會說話,有時叫的多了就會犯病。有時她清醒了,她說我們叫她她都能聽到,就是不會答應,眼睛也不會動身子也不會動。總之我總覺得我母親她不能睡覺,一睡著就會犯病似的,可我母親偏偏又愛睡覺,很愛睡覺,白天她都是自己控制著不敢睡。大夏天也是這樣,有時晚上睡覺沒有一點刺激她也會犯病,有刺激就更別說了。2008年這一年我姑父,我奶奶,我嬸嬸相繼去世,這對她來說又是一些大打擊,所以她犯病的次數就很多。我現在想問的就是這到底是一種什么病?是癔癥嗎?得了這種病該怎么辦呢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這種情況可能是癔癥,也可能是其他神經系統或精神方面的問題,如癲癇、腦部器質性病變、心理應激障礙、神經衰弱等。 1. 癔癥:多由心理因素引起,患者易受暗示,情緒波動大時可能出現異常表現。 2. 癲癇: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導致,發作形式多樣,可能伴有意識障礙。 3. 腦部器質性病變:如腦腫瘤、腦血管疾病等影響腦部功能,引發異常。 4. 心理應激障礙:重大刺激或長期壓力導致心理失衡,出現軀體和精神癥狀。 5. 神經衰弱:長期緊張和壓力下,神經易興奮和疲勞,影響睡眠和情緒。 鑒于可能的病因較多,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的精神科或神經內科就診,進行腦電圖、頭顱CT或磁共振等檢查,以明確診斷,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治療方法可能包括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等,常用藥物有地西泮、氟西汀、舍曲林等,但藥物使用需遵醫囑。
2025-02-16 15:2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癔癥(hysteria),又稱歇斯底里.是一類由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內心沖突,情緒激動,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個體引起的精神障礙.主要表現為各種各樣的軀體癥狀,意識范圍縮小,選擇性遺忘或精神暴發等精神癥狀,但無相應的器質性損害作為病理基礎.本病多見于女性,有明顯的癔癥性格特征,發病多與心因有關.樓主所描述的應該是早期,建議癔病是神經癥而非精神病,癔癥患者并無神經系統的器質性病變,一旦誘因消失,患者會霍然而愈.第二,要注意緩解緊張情緒,為患者創造一個舒適,輕松的環境,因為緊張情緒是蘊釀癔癥的溫床.第三,要加強對患者意志品質的訓練,注意培養她們開闊的心胸和腳踏實地的務實精神.第四,要設法消除患者的心理創傷,以“要言妙道”的方式加以開導,指導患者正確對待人生.對待自己的性格缺陷.第五,采用暗示療法,“假藥”妙用,當癔癥患者突然出現種種喪失功能的癥狀時,可請有權威的醫生開點安慰劑,卻告訴患者是可以藥到病除的靈丹妙藥,以達到使癥狀減輕和消失的結果.第六,當癔癥患者發病時,首先要控制其言行,讓患者鎮靜下來,以免發生意外,嚴重時要立即送醫院.
2015-12-21 12:2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您好!臨床表現多樣化按癥狀的性質和形式分為兩型: (1)分離型: ①以精神癥狀為主有情感暴發在精神因素作用下急性發病表現為哭笑打滾喊叫等情緒轉變迅速常伴有戲劇樣表情動作 ②意識范圍縮小朦朧狀態精神活動局限于引起發病的不愉快體驗上感知遲鈍定向不完整持續時間短事后大多不能回憶 ③昏睡狀態患者終日閉目臥床不動呼之不醒雙眼緊閉檢查時可見眼球回避瞳孔不縮小其它可表現為遺忘癥交替人格Ganser綜合征童樣癡呆等精神癥狀 (2)轉換型: 主要表現為軀體的功能障礙可發現運動感覺反射及植物神經功能障礙但詳細檢查卻未發現相應器質基礎也不符合神經解剖的生理特點常見表現有痙攣發作肢體震顫起立不能和步行不能不言癥和失音癥感覺過敏感覺減弱或消失癔病球及特殊感管障礙如癔癥性耳聾失明和癔病性嘔吐呃逆過度換氣等植物神經機能障礙 建議你應該加入社區舞蹈,太極,等體育運動;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以參加集體旅游,就可以逐步改善現況.千萬不能寡言少語獨自思慮,這樣會加重癥狀.祝您身體健康!
2015-12-21 10:1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有時候哭,說些一故去的親人的話建議到醫院檢查,明確病因在確定如何治療,不要獨自的用藥,愿你早日康復
2015-12-21 02:3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女,42歲.有時候哭,說些一故去的親人的話癔癥一詞的原有注釋為“心意病也”,也稱為歇斯底里,是一種較常見的精神病,.目前認為癔癥患者多具有易受暗示性,喜夸張,感情用事和高度自我中心等性格特點,常由于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發病.可呈現各種不同的臨床癥狀,如感覺和運動功能有障礙,內臟器官和植物神經功能失調以及精神異常.這類癥狀無器質性損害的基礎,它可因暗示而產生,也可因暗示而改變或消失.癔癥是在各科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類神經癥.建議您精神病科或神經內科檢查一下.
2015-12-20 20:1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癔癥? 癔癥又稱歇斯底里,常由心理因素作用于易感個體而引起。癔癥是指一種有癌癥性人格基礎和起病常受心理社會因素影響的(重大生活事件、內心沖突、情緒激動、暗示或自我暗示)精神障礙。本癥除癔癥性精神病或癔癥性意識障礙有自知力障礙外;其他類型自知力基本完整,由于多種原因的影響,病程多反復遷延。女性較多,女性多發于青春期和更年期,結婚時間短,家庭不和睦;尤其是婆媳關系不好的年輕媳婦更易發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