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癔病又稱分離轉換性障礙,是一類由精神因素作用于易病個體引起的精神障礙。治療方法包括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社會支持和自我調整等。 1.心理治療:通過催眠療法、暗示療法、精神分析療法等,幫助患者了解內心沖突,改善癥狀。 2.藥物治療:如地西泮、艾司唑侖等鎮靜催眠藥,可緩解焦慮、緊張;氟西汀、帕羅西汀等抗抑郁藥,能改善情緒。但藥物使用需遵醫囑。 3.物理治療:重復經顱磁刺激等,調節大腦神經功能。 4.社會支持:家人和朋友給予理解、關心和支持,創造良好的康復環境。 5.自我調整:患者自身保持規律作息,適當運動,培養興趣愛好,轉移注意力。 癔病的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方法,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同時家屬也要給予充分的支持和陪伴,促進康復。
2024-11-27 18:26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癔癥? 癔癥又稱歇斯底里,常由心理因素作用于易感個體而引起。癔癥是指一種有癌癥性人格基礎和起病常受心理社會因素影響的(重大生活事件、內心沖突、情緒激動、暗示或自我暗示)精神障礙。本癥除癔癥性精神病或癔癥性意識障礙有自知力障礙外;其他類型自知力基本完整,由于多種原因的影響,病程多反復遷延。女性較多,女性多發于青春期和更年期,結婚時間短,家庭不和睦;尤其是婆媳關系不好的年輕媳婦更易發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