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腫瘤,可否確認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
患者女,22,此前身體狀況良好,1.于今年5月份開始自己發現乳房出現有1硬塊2.于昨日及今日分別進行了B超及乳腺紅外掃描,結果如下。1.2010-12-26超聲結果:雙側乳腺稍增生,右側乳腺低回聲結節,建議進一步檢查;右側液下低回聲區,考慮右側腋下淋巴結腫大超聲所見:雙側乳房切面形態輪廓正常,層次清楚,腺體不厚,邊界光滑、完整,分布欠均勻,呈粗大的光點光斑;于右乳外像上腺十點處可探及一邊界尚清晰,形態欠規則的低回聲結節,大小約17乘10mm,內部回聲欠均勻;右側腋下可探及一圓形低回聲區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結合血液腫瘤標志物檢查。①超聲檢查:乳腺腫塊內微小鈣化、邊緣"毛刺"征、縱橫比大于1,癌的可能性最大。通過半定量法和彩色撲獲技術觀察癌腫血流峰值流速、彩色像素平均密度、血管平均密度對鑒別良、惡性腫瘤有很大幫助。穿入型血管和MVD對診斷乳癌有較高敏感性。 ②MRI檢查:采用順磁對比劑強化再行MIP重建對乳癌的顯示率為100%。MRS強烈提示乳癌組織內膽堿水平增高,水/脂肪比率明顯大于正常組織,是診斷乳癌重要標準。③CT檢查:薄層掃描能發現直徑0.2cm癌灶,乳癌增高的相關參數和MVD密切相關。較好顯示轉移淋巴結情況。④X線檢查:對乳癌鈣化灶的檢出最具優勢,X線數字攝影有助CAD。MWA和CMRP技術能提高判定乳癌的可靠性。⑤紅外熱像圖:通過數字化定量系統對乳癌熱區溫度量化分析,標定病變中心與周圍組織溫差,判斷腫塊良、惡性。⑥微創影像:對缺乏影像特征的微小病灶開展超聲引導活檢、3DCEPDU改善超聲呈像CT引導下活檢定性。不過乳腺癌轉移并不是無藥可醫,在輔助治療中,很多患者選擇了中藥人參精華提取物含量為16.2%的人參皂苷RH2(護命素)。人參皂苷Rh2能有效調節人體免疫力,抑制腫瘤細胞增殖,對乳腺癌等惡性腫瘤的預防復發轉移都有一定的治療效果,適合腫瘤患者等重癥病人及年老體弱人群服用,對改善患者食欲和睡眠也很有幫助。
2015-12-18 21:2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邊界尚清晰,形態欠規則的低回聲結節單靠影像學不好判斷建議做針吸活檢取病理確定病性,這個是金指標,然后再接受規范化治療,希望您健康醫生詢問:您明白了嗎
2015-12-18 19:0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這是乳腺增生的表現,患有乳腺增生一定要積極有效的治療,因為乳腺增生有癌變的可能,目前治乳腺增生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中藥治療。你可以用下散結乳安貼,它具有行氣活血,祛瘀散結,行血消腫的作用,能改善乳房的血液循環,使乳腺的小葉增生組織逐漸變軟,腫塊最后消散,使擴張的乳腺腺管逐漸恢復正常,乳腺的疼痛消失。乳腺增生患者的飲食宜清淡,多食蔬菜;忌辛燥刺激之品,如姜、蒜、韭菜、花椒、辣椒等;忌煙酒,低脂肪、低蛋白飲食。平時少吃油炸食品,動物脂肪,用雌激素喂養的雞、牛肉,甜食及過多進補食品。平時要多吃蔬菜和水果類,多吃粗糧和黑黃豆,多吃核桃,海帶,黑芝麻、黑木耳、蘑菇等。女性一定要忌飲白酒,常飲白酒的女性患乳腺腫瘤的機會大幅度增加。
2015-12-18 17: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你好,腫瘤分惡性和良性,只有作病理才能確診.建議手術后,采用中醫全面調養綜合治療,鞏固病情,使患者在最短時間內病情得到好轉,防止復發,達到完全康復的目的
2015-12-18 15:5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可以確認的,您可以做一個穿刺活檢、或者檢查一下腋窩的那顆腫大的淋巴結病理,都可以查出結節是什么性質的。如果確定是乳腺腫瘤,趁早做手術,您的病灶不是很大,乳房條件可以的話,可以去好點的醫院做保乳術,技術好的,做完手術恢復之后根本看不出來的,后期再加放療+化療+內分泌治療,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2015-12-18 08:0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乳房疾病? 乳房疾病是指發生于乳房部的各種疾病的總稱。男女均可發病,但由于女性乳房的特殊生理,乳房疾病多見于女性,是中醫外科疾病中的常見病、多發病。 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關于乳房的經絡和生理、病理等方面的記載。漢《中藏經》即載有乳癖病名。此后,歷代文獻均有所記載,如晉《肘后備急方》、《劉涓子鬼遺方》載有“乳癰”、“乳發”,隋《諸病源候論》載有“乳石癰”、“乳疽”、“乳漏”,宋《婦人大全良方》載有“乳巖”,明《外科理例》載有“乳衄”等,且對各種乳房疾病的病因、證候、治法多有論述。《婦科玉尺》說:“婦人之疾,關系最鉅者,則莫如乳。”可見前人對乳房疾病十分重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