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尿素偏高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高蛋白飲食、腎前性因素、腎性因素、腎后性因素、藥物影響等。 1.高蛋白飲食:長期大量攝入高蛋白食物,如肉類、蛋類、豆類等,會導致尿素生成增加。應調整飲食結構,適量攝入蛋白質。 2.腎前性因素:如脫水、失血、心功能不全等導致有效血容量減少,腎灌注不足,引起尿素升高。需補充血容量,治療原發疾病。 3.腎性因素: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等腎臟疾病影響腎臟功能,使尿素排泄減少。針對不同腎病,采取相應治療,如使用免疫抑制劑。 4.腎后性因素:尿路梗阻,如腎結石、前列腺增生等,導致尿液排出受阻,尿素蓄積。解除梗阻是關鍵,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5.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如磺胺類、四環素等可能影響腎功能,導致尿素偏高。必要時調整用藥。 尿素偏高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進行判斷和治療。如果發現尿素偏高,應及時就醫,完善相關檢查,明確原因,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5-02-11 18:0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痛風又稱“高尿酸血癥”,嘌呤代謝障礙,屬于關節炎一種。別嘌醇片亦作別嘌呤醇,在香港普遍用于治療減低血中尿酸濃度
2015-12-18 03:0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這樣警惕腎功能不全引起的,需要看醫生.可能是喝水少或是高淡蛋白飲食導致的,建議去醫院檢查為好.
2015-12-18 02:0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尿素氮偏高增高可見于以下疾病:1.腎臟疾病時,如慢性腎炎,腎動脈硬化癥,嚴重腎盂腎炎,腎結核和腎腫瘤的晚期,尤其是在腎功能衰竭尿毒癥時.2.腎前性疾病如脫水,水腫,腹水,循環功能不全等.3.腎后性疾病如尿路結石或前列腺腫大引起的尿路梗阻.4.體內蛋白質分解過盛時,如上消化道出血,大面積燒傷,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尿酸高很可能引起痛風病,因此以預防痛風病為首任.如果身體僅是尿酸高,那么可以通過飲食調理.1.多喝水,每日保持1500~3000毫升,少量多次喝完,以助尿酸排出.2.禁酒,酒精易使體內乳酸堆積,對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易誘發痛風;嚴格戒酒,啤酒加海鮮絕對禁止.啤酒本身含有酒精,會使尿酸的排泄受到影響;而且酒精氧化過程中,會產生一些物質,使尿酸增高.海鮮含嘌呤和蛋白質,大量攝入蛋白質會使我們人體處于一種微酸的環境,這樣會促進尿酸結晶的形成;另外,短期大量攝入海鮮,大量的嘌呤會使尿酸急劇升高.雖然我們飲食因素只占尿酸的10%~20%,但是短時間內大量吃海鮮導致尿酸急劇升高,再喝酒影響排泄.3.避免大量進食高嘌呤食物,像花生,牛肉,豬肉,海鮮,如動物的內臟,沙丁魚,金槍魚,豆類及發酵食物等;魚蝦類,鮮肉,豌豆,菠菜,酒等!避免吃燉肉或鹵肉.4.每天飲食中蛋白質的量應控制在每公斤體重1克左右,動物內臟心,肝,腸,腎,腦和肉湯等以及沙丁魚,蝦,貝等海鮮都應少吃.蛋白質以牛奶,雞蛋為主.5.飲食中蔬菜水果牛奶不限量,少吃鹽,每天應該限制在2克至5克以內.6.每日的飲食結構中,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碳水化合物可促進尿酸排出,可選用精白米,富強粉,玉米,饅頭,面條等.7.避免過度勞累,緊張,受寒,關節損傷等誘發因素;8.不宜使用抑制尿酸排出的藥物.9.少吃脂肪,因脂肪可減少尿酸排出.10.藥物治療,可降低血尿酸水平,減少痛風的急性發作,防止痛風石的形成,減輕腎臟損害.藥物多給予苯溴馬龍(立加利仙)25-100mg,每日一次,有時也合用小劑量別嘌呤醇.目前臨床上,繼發性者多用別嘌呤醇治療,原發性可用苯溴馬龍治療,同時大量飲水,口服碳酸氫鈉.四,尿酸高不怕僅尿酸高而無別的癥狀,那么完全不用擔心,只要稍注意飲食即可.即使高尿酸血癥同樣是可以防治的.據對大約40位高尿酸血癥患者的一項跟蹤調查,減少一半飲酒量,堅持以蔬菜為主的飲食調養,三個月后,這些人的平均尿酸值從536微摩/升降低到434微摩/升.由此看來,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無疑是預防高尿酸血癥最為行之有效的方法.
2015-12-18 00:1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尿素氮是人體蛋白質代謝的主要終末產物.氨基酸脫氨基產生NH3,和C02,兩者在肝臟中合成尿素,每克蛋白質代謝產生尿素0.3g.尿素中氮含量為28/60,幾乎達一半.通常腎臟為排泄尿素的主要器官,尿素從腎小球濾過后在各段小管均可重吸收,但腎小管內尿流速越快重吸收越少,也即達到了最大清除率.和血肌酐一樣,在腎功能損害早期,血尿素氮可在正常范圍.當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到正常的50%以下時,血尿素氮的濃度才迅速升高.正常情況下,血尿素氮與肌酐之比(BUN/Scr)值約為10,高蛋白飲食,高分解代謝狀態,缺水,腎缺血,血容量不足及某些急性腎小球腎炎,均可使比值增高,甚至可達20~30;而低蛋白飲食,肝疾病常使比值降低,此時可稱為低氮質血癥.血尿素氮偏高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想進一步確定是否與腎病有關,則需要結合血肌酐,尿液化驗,腎小球濾過率,腎臟ECT等各檢查進行確診,還要根據患者的病史,臨床癥狀等做出綜合判斷.
2015-12-17 20:0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