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斌 主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兩個月寶寶患小腸氣,即腹股溝斜疝,需重視。原因有腹膜未閉、腹壓增加等。治療有手術等方法。日常要注意觀察護理。自行處理身體不適可能加重病情,及時就醫并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是關鍵。
2018-11-21 19:25
1.疾病原理:嬰兒出生時腹膜竅狀突未完全關閉,腹壓增高時腸子易滑入陰囊。
2.癥狀表現:腹股溝或陰囊處出現可復性腫塊,寶寶哭鬧時明顯。
3.檢查診斷:醫生通過體格檢查、超聲等可明確診斷。
4.治療方法:多數需手術修補,少數可先觀察。
5.日常護理:避免寶寶大哭、咳嗽,保持大便通暢。
6.注意事項:密切觀察腫塊情況,如有異常及時就醫。
總之,家長要重視寶寶小腸氣,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選擇合適治療方法,并做好日常護理。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根據患者家長描述,考慮可能是腹股溝疝。小兒疝氣有人統計,在胎兒出生前鞘突上端未萎縮閉合小兒,不一定都發生疝,其中有部分小兒腹股溝內環被肌肉維護得好,腹內壓不大,因而可以不出現疝.這樣,鞘突在前幾個月可以自愈閉合,根據上述情況,腹膜鞘突的閉合,在出生后半年左右在繼續進展,還有閉合的可能.有少數小型疝可以自愈,至于大型疝年齡在6個月以上的嬰兒,腹股溝疝自愈幾乎是不可能的。鑒于患者年齡已一歲,建議到當地醫院行疝囊高位結扎、疝修補術
2015-12-15 11:0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考慮可能是腹股溝疝。小兒疝氣有人統計,在胎兒出生前鞘突上端未萎縮閉合小兒,不一定都發生疝,其中有部分小兒腹股溝內環被肌肉維護得好,腹內壓不大,因而可以不出現疝.這樣,鞘突在前幾個月可以自愈閉合,鑒于患者年齡不到一歲,目前不建議到醫院行疝囊高位結扎及疝修補術。
2015-12-15 08:2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小孩因為腹壁肌肉發育不良,在腹壓增大的情況下如直立過久,啼哭,容易發生小腸氣.只要它不是很嚴重比如發生嵌頓應該可以不用手術.隨著年紀的增長,身體的逐漸發育,會可以得到好轉的.平時可以給他扎疝帶,并盡量減少可能引起腹壓增加的刺激
2015-12-15 03:4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