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歲女性嚴重潔癖強迫癥如何擺脫?
患者女,三十歲。我有嚴重的潔癖,但又有點不同所謂的‘正常’潔癖。病因起源于二十年前,我父親有暴力傾向,常毒打我,當時我很憎恨我父親,覺得他所觸碰的東西都是污穢的,所以他所碰過的東西而我再碰的話,我都會用清水洗手。再過幾年,我改用香皂才覺得洗得干凈。再過幾年,‘被污染’的手假如在不小心碰觸到家具,頭發或衣服,我都會把家具洗一遍,全身也洗一遍。近幾年,我沒和父親住了,潔癖反而越來越嚴重,‘被污染’的東西我都要洗三遍,一天換很多件衣服,離‘污染’的物品近距離的東西我都覺得很臟,而且差不多每隔半小時就得用香皂徹底的把手洗干凈。而且我時時刻刻都覺得自己的手腳,頭發,衣服,包包都‘被污染’了。我一天都得洗兩次頭。照理說,沒和父親住就沒污染,但我總聯想,當初從家里走出來,地是‘污穢’的,我的鞋走到哪,那里的地都會‘被污染’的。甚至東西跌在地上,能洗的我都洗,不能洗的我就扔。我覺得我現在的生活已經受到很大的困擾和影響。而且我試過開導自己這所謂的‘污染’是不存在的,這是心理作祟,或許只是多年養成的壞習慣。可如果不把污染的東西洗干凈,我又會覺得很不舒服。我該怎么辦才能擺脫這所謂的強迫癥呢?謝謝。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嚴重潔癖強迫癥的形成往往與心理、環境、認知、習慣和神經等多種因素有關,包括童年陰影、不良生活環境、錯誤認知、長期習慣養成以及神經遞質失衡等。 1.心理因素:童年時父親的暴力行為造成心理創傷,產生對“污染”的過度恐懼和焦慮,這種心理陰影長期影響,導致潔癖強迫癥。 2.環境因素:成長環境中可能缺乏安全感和穩定感,使得對周圍環境的清潔要求過高,以獲得心理上的安慰。 3.認知因素:對“污染”存在錯誤認知,過度夸大了不潔帶來的危害,從而形成強迫性的清潔行為。 4.習慣因素:長期反復的清潔行為形成了難以改變的習慣,即使觸發因素消失,習慣仍持續存在。 5.神經因素:大腦中的神經遞質失衡,如 5-羥色胺功能異常,可能影響情緒和行為調節,導致強迫癥。 擺脫潔癖強迫癥需要綜合治療,包括心理治療、藥物治療以及自我調整。患者應積極尋求專業幫助,逐步改變認知和行為,恢復正常生活。
2025-01-16 04:5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心理分析:你好,潔癖又叫強迫性洗滌,這是一種心理疾病,心病得心醫,需要進行心理治療來調整心理指導:故意弄臟點,讓自己忍受不了這臟,然后強迫自己去忍受久而久之,就會好,這樣可能很難做但也要嘗試,靠的是每個人的意志力和理解能力,
2015-12-15 03:3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心理分析:您好,看您的描述,您的強迫癥很可能是由于童年時期和您父親的沖突泛化到一般事物上發展為了神經癥。心理指導:如果您的癥狀現在已經無法自行調節,建議您最好還是前往心理咨詢機構尋求專業幫助。
2015-12-15 01:4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潔癖是比較常見的心理障礙之一。由于教育的影響,很多人都愛干凈。長期過分的愛干凈,以至于影響了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特別是社會交往,就屬于潔癖。潔癖有輕重之分。較輕的潔癖僅僅是一種不良習慣。可以通過脫敏療法、認知療法來糾正。較嚴重的潔癖屬于心理疾病,是強迫癥的一種。應該求助于心理醫生。
2015-12-14 16:1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