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鍛煉三角肌后束可通過多種方式實現,包括特定的器械訓練、無器械訓練、注意訓練頻率和強度、保持正確姿勢以及做好訓練前后的拉伸等。 1. 器械訓練:可使用啞鈴俯身飛鳥,俯身坐在啞鈴凳上,雙手握住啞鈴向兩側抬起,感受三角肌后束的收縮。 2. 無器械訓練:比如利用門框進行水平外展,雙手握住門框,身體前傾,手臂向外展開。 3. 訓練頻率和強度:每周進行 2-3 次訓練,每次 3-4 組,每組 8-12 次,根據自身情況逐漸增加強度。 4. 正確姿勢:保持身體穩定,避免晃動,動作過程中控制速度,避免借助慣性。 5. 拉伸:訓練后進行三角肌后束的拉伸,如站立位手臂后伸拉伸。 堅持科學合理的訓練,注意安全,避免受傷,逐步增強三角肌后束的力量和線條。
2025-01-08 20:5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你說的這種病情鍛煉三角肌后束,是需要你給予加強功能鍛煉,你可以給予調整飲食,定期到醫院給予復查治療的效果的
2015-12-08 13:0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健身沒有捷徑,多做頸前杠鈴、啞鈴推舉等基礎動作,多做前平舉、側平舉、俯身側平舉等單關節動作,三角肌想不好都攔不住
2015-12-08 05:3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如果想練三角肌,啞鈴平舉推薦幾個動作1.推舉:主要練三角肌前束,中束和后束.動作:坐姿,兩手持啞鈴于體側,兩肘外展,掌心朝前,以弧線推啞鈴至最高點,稍停,緩慢控制啞鈴按原路線(弧線)還原.提示:亦可站姿做,雙臂同時做,也可單臂輪換做.2.側平舉:主要練三角肌中束.動作:兩手持啞鈴垂于腿前,身體稍前傾,雙肘微屈,向兩側舉起啞鈴至肩高,使三角肌處于“頂峰收縮”位,稍停,然后肩肌控制緩慢還原.也可單臂做,兩臂輪換.3.俯身側平舉:主要練三角肌后束.動作:兩手持啞鈴,掌心相對,俯身屈膝,身體穩定,兩臂向兩側上舉,然后控制緩慢還原.4.聳肩:主要練斜方肌.動作:兩手持啞鈴垂于體側,膝蓋微屈,上體微前傾,雙肩充分上提,試用肩峰觸耳垂,稍停,然后緩慢控制還原.直立劃船:根據握距的不同,直立劃船(提肘拉)的目標肌各有側重:窄握距(雙手近平靠攏),主要鍛煉三角肌前束和斜方肌;中握距(稍窄于肩),主要鍛煉三角肌前束:寬握距(寬于肩,上拉至上臂與肩平時上臂與前臂夾角大于直角),主要鍛煉三角肌前束與中束.屈腿,屈髖,緊腹,挺胸,雙手下垂腿前松握杠鈴.以三角肌發力拉引杠鈴沿身體上升至約與肩高,稍頓,再以三角肌肌力控制住重量退讓性還原.動作全過程應力戒擺動或搖動身體借力,以免影響動作效率和鍛煉效果.由于肩關節復雜而特殊的解剖結構,因此直立劃船(或稱立正劃船)采用的重量不宜過大,并且在上提杠鈴過程中要始終保持提肘,以免作用力轉移出目標區域.該動作適宜嚴格貫徹上拉2~3秒,還原3~4秒的動作節奏,過快則有可能損傷肩袖,乃至肩關節.坐姿反飛鳥坐姿反飛鳥是利用“夾胸器”的拓展功能而開發出來的三角肌后束的相對孤立的鍛煉動作.反向坐于夾胸器上,直背,立腰,胸部緊貼器械靠背,雙臂肘關節彎曲約100~120度雙手握持握柄,盡量保持肩,肘,手,上臂在肩水平面內.
2015-12-08 01:5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啞鈴直臂前平舉鍛煉前束.啞鈴直臂側平舉鍛煉中束.啞鈴俯身側平舉訓練后束.越是簡單的動作,起到的效果越好,不要盲目的迷信器械,有啞鈴就足夠了
2015-12-07 21:0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