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食應如何糾正
我的孩子這幾天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是不愛吃飯,我很擔心孩子的身體健康呀,我問她哪里不舒服她說沒有不舒服就是不愿因吃飯,我想知道孩子厭食應該怎么去糾正啊。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孩子厭食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如不良飲食習慣、心理因素、疾病影響、缺乏微量元素、運動量不足等。 1.不良飲食習慣:孩子經常吃零食、飲食不規律,會影響正餐食欲。家長要控制零食攝入,規律進餐時間。 2.心理因素:學習壓力大、家庭氛圍緊張等可能導致孩子情緒不佳,影響食欲。家長要關注孩子心理,營造輕松愉快的家庭環境。 3.疾病影響:消化不良、感冒等疾病會使孩子食欲下降。需及時治療原發疾病,待病情好轉,食欲通常會恢復。 4.缺乏微量元素:鋅、鐵等微量元素缺乏可能引起厭食。可在醫生指導下適當補充葡萄糖酸鋅口服液、硫酸亞鐵等。 5.運動量不足:孩子活動量少,能量消耗低,也會沒有食欲。鼓勵孩子多參加戶外活動,增加運動量。 孩子厭食需要家長耐心尋找原因,采取相應措施。如果厭食情況持續不改善,建議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原因,對癥治療。
2024-12-11 17:1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首先祝你孩子早日恢復健康!“是藥三分毒”,我來給你介紹一則治療“小兒厭食(不思吃飯)”的食療秘方:山楂15克、雞內金(雞肫皮)1只,加半碗水煮熟飯前吃完,1日2次,連吃3天,有開胃、助消化之功效。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采納為答案”。
2015-12-04 18:1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引起孩子厭食的原因很多,主要由于飲食不節,喂養不當或長期偏食所致。有些家長片面追求高營養飲食,如巧克力、奶油蛋糕及各種肉類;還有些家長對子女過于溺愛,縱其食欲,暴飲暴食,長期偏食,久而久之造成厭食。預防孩子厭食,關鍵在于合理喂養,糾正孩子的不良飲食習慣,這就需要家長做到以下幾點:辦法一:合理搭配各種食物。主食要粗細搭配,副食要葷素搭配,烹調時注意色、香、味、形,以增進孩子的食欲。辦法二:合理的膳食制度。一日三餐中,早餐最重要,因早餐距前日晚餐長達12小時左右,胃內早已排空,待2~3小時后,孩子就會感到饑餓,全身無力、頭暈,繼而出現四肢發涼、出冷汗等低血糖癥狀,影響腦組織的生理活動。辦法三:早餐不但要吃飽,而且要吃好,除主食外,需要加牛奶、雞蛋等高蛋白和脂肪食物,才能滿足上午正常的體腦運動。辦法四:進餐要定時定量。進食時要有良好的進餐環境,可播放些悅耳的音樂,使兒童感到輕松愉快,以增進食欲。切勿在此時訓斥孩子。辦法五: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飲暴食。進餐前不大量飲水,不用水或湯泡飯,以免沖淡消化液。不過食甜食及生冷飲食,中醫學認為,過食肥、甘、生、冷之食,損傷脾胃,使其運化失常,易形成厭食。辦法六:飯前飯后不進行劇烈運動。因運動時體內血液供應相對減少,影響消化液的分泌。總之,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預防孩子食欲低下的重要措施。
2015-12-04 17:4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首先,要讓孩子精神愉快。家庭應該有和諧融洽的氣氛,父母有矛盾不要在孩子面前吵鬧,更不要拿孩子出氣。孩子吃飯時,應該讓他輕松愉快地進餐。尤其不在孩子吃飯時訓斥孩子,以免孩子情緒緊張,影響消化功能。 其次,要使孩子的飲食科學化,合理化。使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父母不要把什么有營養的東西都給孩子吃,使飲食沒有節制,應該做到定時定量,科學合理。 再則,父母在孩子面前不要議論他愛吃什么,不愛吃什么。孩子不吃飯時,家長不要有憂慮的表示。到吃飯時,把應該吃的飯菜端上來,耐心地喂。如果孩子不吃,不要許愿,也不要打罵,應該把飯菜端走,使他餓上一、二頓。要知道,適當的饑餓能改善孩子的食欲。 此外,平時應該盡量不讓孩子吃零食,并且少吃甜食以及油煎,肥膩的食品。必要時可服用一些保健食品或藥品。輕度厭食患兒,可服稚兒靈、八珍膏,大一些孩子可吃山楂膏、山楂片。較嚴重的患兒,可服用中藥調脾合劑,配方是蒼術10克、焦山楂10克、陳皮3克、雞內金3克,用水煎服。
2015-12-04 12:0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中成藥內治法 1.積滯傷脾型:主要表現為面黃肌瘦,毛發稀疏,精神不振,困倦喜臥,脘腹脹滿,或食則嘔吐,手足心熱,煩躁易怒,口干,夜寐不寧,大便溏薄或干結,小便黃濁如米泔,舌苔濁膩,脈滑細。當以消積理脾為治,可選用肥兒丸,每次6g,每日3次;復方雞內金片,每次3片,每日3次;江中健胃消食片,每次3片,每日3次;麥芽片,每次3片,每日3次。 2.蟲積傷脾型:主要表現為面黃肌瘦,毛發稀疏,精神不振,困倦喜臥,脘腹脹滿,時或腹痛,疼痛位于肚臍周圍,大便常規檢查可發現蛔蟲卵,舌淡苔薄,脈細弱。當以健脾消食殺蟲為治,可選用驅蟲消食片,4歲以下兒童每次1~2片、5~8歲兒童每次2~3片、9歲以上兒童每次4~5片,均每日2次;烏梅丸,每次3g,每日2次;使君子丸,每次3g,每日2次。 3.脾虛氣弱型:主要表現為面色黃暗無華,形體枯瘦,發結如穗,精神萎靡,目光無神,納呆厭食,睡臥露睛,脘腹脹滿,或有低熱,大便完谷不化,尿如米泔,舌質淡紅,唇淡苔膩,脈濡細而滑,指紋淡紫。當以益氣健脾消積為治,可選用參苓白術散,每次5g,每日3次;黃芪精顆粒,每次5g,每日3次;補中益氣口服液,每日3次,每次1支;參芪五味子糖漿每次10ml,每日3次。 4.氣血兩虛型:主要表現為面色蒼白,唇干口渴,頭大頸細,骨瘦如柴,腹部凹陷如舟,發育遲緩,神疲困倦,睡臥露睛,哭聲無力,納呆厭食,大便溏泄,脈細弱無力,指紋淡。當以益氣養血為治,可選用八珍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復方阿膠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阿膠當歸合劑,每次10ml,每日3次。 中成藥外治法 1.傷濕止痛膏:吳茱萸適量,研為細末,用米醋或蛋清調為糊狀,外敷肚臍處,再用傷濕止痛膏固定,一般貼后1~4小時可止嘔。可溫中健脾。 2.藿香正氣水:吳茱萸適量,研為細末,用藿香正氣水調為糊狀,外敷肚臍處,再用傷濕止痛膏固定,每日1換,連續2~3天。亦可溫中健脾。或取紗布一塊,用藿香正氣水浸透后取出外敷肚臍處,再用敷料包扎,膠布固定,每日1換,連續2~3天。可溫中止嘔。 3.山楂丸:取本品1~2粒,研為細末,用米醋或蛋清調為糊狀,外敷肚臍處,再用傷濕止痛膏固定,每日1換,連續2~3天。可健脾消食。 4.小兒健脾貼膏:每晚洗浴后,取本品1張,外貼于肚臍處并固定,每2日換藥1次,連續3~5次。可健脾消食。
2015-12-04 10:0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