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朱順葉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寶寶前囟口被柜撞,是否有影響取決于撞擊程度、癥狀、囟門狀態、后續表現等。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診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藥。
2018-12-10 11:32
1.撞擊程度:輕度撞擊一般無大礙,嚴重撞擊可能損傷腦組織。
2.癥狀:觀察有無嘔吐、哭鬧不止、嗜睡等。
3.囟門狀態:是否有明顯凹陷、隆起等異常。
4.后續表現:精神、飲食、活動情況是否正常。
5.檢查評估:必要時做頭顱CT等檢查。
總之,需密切觀察寶寶情況,如有異常及時就醫。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1歲半的寶寶囟門已經閉合.1,外傷未導致開放性傷害,只是有印跡,說明傷得不重,不深.2,您未提到寶寶當時有無意識障礙,昏迷,嘔吐等癥狀,說明大腦內部暫時沒有損傷,比如:震蕩,出血等.3,外傷可以引起顱內遲發性出血,但是幾率很小,72小時后就沒有危險了.建議:1,外傷24小時內采用冷敷,減輕局部水腫.2,24小時候可以熱敷,促進局部組織消腫.3,若是有昏迷,嘔吐等癥狀馬上就醫.4,觀察72小時,若是無意識障礙或是嘔吐等癥狀就沒事了.
2015-12-04 04:4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19各月的孩子前囟門已經閉合了,閉合后顱骨很硬的,不是重擊一般沒事,注意孩子有沒有嘔吐現象,及精神萎靡,如果沒有這些現象就沒有問題.不會影響智力發育的.
2015-12-04 01:3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補充說明一下,若是顱內無出血,對寶寶的智力和大腦發育是沒有什么影響的.
2015-12-03 20:4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寶寶囟門是顱骨連接未閉和的部分,前囟關閉在寶寶一歲半左右完成,所以囟門撞碰一般不會變形.但是碰撞會傷到腦組織,所以要密切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況.如果寶寶委靡,或煩躁,或噴射狀嘔吐,必須趕緊上醫院.如果你的寶寶一切正常,應該沒有傷到腦,不過,為預防起見,未來2-3天需減少寶寶活動,盡量讓寶寶靜息.在寶寶頭顱頂部有一個菱形間隙,稱為前囟,大小為2.5厘米X2.5厘米(兩對邊中點連線),摸上去有搏動感.前囟在12~18個月時會閉合.前囟閉合過遲,可見于佝僂病,克汀病和腦積水等患兒;前囟閉合過早,見于小頭畸形患兒.前囟飽滿隆起,表明顱內壓增高,常見于腦膜炎和腦積水等患兒;前囟凹陷,見于脫水,營養不良和極度消瘦的孩子.在腦后枕部有一個三角形的間隙,這是后囟.后囟出生時就很小,有的已接近閉合,通常在6~8個星期時就關閉了.
2015-12-03 19:2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此情況一般不會有影響的,建議觀察即可.若出現發燒,嘔吐表現時,積極到醫院進行檢查即可?
2015-12-03 10:3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感覺智力低下應如何應對? -
Q: 感覺智力低下了應如何處理? -
Q: 38 歲男子智力低下且病情惡化,病因不明怎么辦 -
Q: 一歲多孩子運動發育延緩,康復訓練怎么做? -
Q: 3 歲男童智力低下,哪些醫院治療效果好 -
Q: 局部麻醉會影響嬰幼兒智力嗎? -
Q: 怎樣有效開發嬰幼兒智力 -
Q: 早產兒智力低下應如何治療 -
Q: 奧拉西坦和吡拉西坦哪種效果更優 -
Q: 小孩經常打針會影響智力等方面嗎?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智能障礙? 人的智能有高低之分,這是因為個體的遺傳素質和后天的教育環境與社會實踐不同的結果。遺傳賦予個體智能發展的潛在可能性,但智能的實際發展和有效地發揮則依賴于個體的教育與學習,依賴于個體的主觀努力與實踐。由于先天稟賦的差異,所以有些個體從小就表現出優異的智慧,的些被稱為“神童”。如果個體有健全的遺傳素質,但沒有學習和訓練,或者處于環境剝奪的情況之下,那么,智能就不能得到實際的發展。有些即使幼年被視為“神童”后來卻未見預期的發展,或許就是這個緣故。智能障礙(Intellectual functioning disorder)是指在智力能力功能和適應行為方面發生存在實質性限制的一種障礙。主要表現在概念、社交和應用的適應能力方面(美國AAMR2002年智能障礙定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