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強迫癥焦慮不安妄想癥是較為復雜的精神心理障礙,涉及遺傳、神經生化、心理社會等多種因素。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等。 1.遺傳因素: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遺傳傾向,基因變異可能增加發病風險。 2.神經生化因素:如 5-羥色胺、多巴胺等神經遞質失衡可能引發這些癥狀。 3.心理社會因素:童年創傷、長期壓力、重大生活事件等可成為誘因。 4.性格特征:內向、敏感、追求完美等性格的人更易患病。 5.環境因素:不良的生活環境、人際關系緊張等也可能有影響。 6.大腦結構和功能異常:通過影像學檢查可發現相關改變。 總之,對于強迫癥焦慮不安妄想癥,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采取個體化的治療方案。患者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精神心理科就診,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5-01-07 19:4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朋友你好!首先需要確定是否符合強迫癥或強迫傾向的思維-行為模式。強迫癥包含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強迫思維是那些反復闖入、引起個體焦慮痛苦、個體主觀意愿不想要的想法、意象和沖動,比如怕臟、懷疑等,而強迫行為是為了緩解這種焦慮痛苦而做出的動作和心理活動,如清洗、檢查、腦子里確認回想等。只有同時具備這對強迫與反強迫,才可以確定是強迫傾向。如果在這上面花費時間精力太多、干擾了正常生活、個人非常痛苦、持續時間也很長了,那就需要考慮是否強迫癥。目前國際上最受認可的是認知行為治療,其中最新的是正念行為療法。對強迫思維,區分想法和事實、知道它的存在、但不跟隨它的指令,如我腦子里懷疑自己沒把門鎖好、OK、僅此而已。對強迫行為,要知道情緒自身的生物規律、到達頂峰后會慢慢消失,因此并不需要強迫行為的幫助來緩解焦慮。正念行為療法教會我們看清想法、經歷情緒、最后心甘情愿地放棄強迫行為、并自由地選擇與自己人生大目標在同一方向上的行為。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走出強迫癥-找回美麗的日子一書,也可以看看《打破強迫怪圈的關鍵——停止強迫行為》這篇文章。希望這些信息可以幫到你!
2015-11-24 21:2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你的這種情況屬于精神心理問題,需要積極重視,就診醫院心理科,進行相關的檢查。積極重視,就診心理科,進行明確的量表的檢查,判斷病情,尤其是注意看癥狀特點,何種情況下發生,相關的誘發因素情況,選擇合理的心理治療方法,輔助應用抗精神作用的藥物。
2015-11-24 11:0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您好!您不要輕易斷定自己有心理疾病,如果你所說的情況頻繁地長時間的存在,使自己焦慮、不安,并且影響到自己的工作、學習、生活,如果自己認為有必要,那就找專業的心理指導人員尋求幫助。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要自己給自己樹立起信心,平日里不要胡思亂想。多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多結交朋友,不要總是一個人獨來獨往悶悶不樂,敞開心扉讓更多的人可以走進自己的圈子里來。
2015-11-24 06:5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