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壓抑、占有欲強等心理表現是何疾病
我總是感覺很壓抑,即使周圍的氣氛多么歡快,可我就是高興不起來,甚至是厭惡那種歡快的氣氛喜歡獨自一人,無論多親近的朋友都不喜歡她們與自己太親近就算是朋友關心一下別人都會不高興,只希望朋友眼里只有我一個人,占有欲很強,無論人或事物很自信也很自卑,測過智商,最低的一次是147,認為自己很強大,可是每次要做什么事,總是認為自己不能勝任,就算是完成的非常棒,也感覺是僥幸經常幻想自殺和幻想謀殺別人,尤其是受到刺激,即使是輕微的刺激經常做噩夢,比如在夢中我死去或者很多人一起跟我死去經常強迫自己去做一件事總是感覺自己重復的做某一件事,可是那件事確實是第一次做在同學面前可以很幽默,可是在家人面前卻感覺很厭惡很喜歡一個角落,無論是墻角還是哪里,總是喜歡一個人在角落里哭疑心病,就算是擦黑板這件小事我都會在想擦黑板的人為什么要擦黑板,不只是值日生這么簡單還有很多,想不起來了,感覺自己的狀況非常不好,求哪位專家幫我分析分析我有哪些心理疾病,達到了什么地步,該怎樣調整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出現情緒壓抑、占有欲強、自卑與自信交織、有極端想法、強迫行為和疑心病等情況,可能是多種心理問題所致,如抑郁癥、焦慮癥、偏執型人格障礙、強迫癥、社交恐懼癥等。 1.抑郁癥:常表現為持續的情緒低落、對事物失去興趣、自我價值感低等。可能由遺傳、神經生化因素、心理社會因素等引起。治療包括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療法,藥物治療如氟西汀、舍曲林、帕羅西汀等。 2.焦慮癥:會有過度擔憂、緊張、不安等情緒,可能因遺傳、應激事件等導致。治療有放松訓練、抗焦慮藥物如地西泮、阿普唑侖、勞拉西泮等。 3.偏執型人格障礙:對他人不信任、猜疑,過分自負。多與早期成長環境有關。治療以心理治療為主。 4.強迫癥:有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如反復思考、重復動作。病因復雜,包括遺傳、神經生物學因素等。治療方法有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如氟伏沙明、氯米帕明等。 5.社交恐懼癥:在社交場合感到極度恐懼、焦慮。可能源于遺傳和不良經歷。治療包括系統脫敏療法、社交技能訓練和藥物如艾司西酞普蘭等。 這些心理問題可能單獨存在,也可能相互影響。如果癥狀嚴重,影響到正常生活,應及時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進行準確診斷和有效治療。
2024-12-27 02:0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自殺行為? 自殺行為分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的自殺行為是指有意識,自愿地直接結束自己生命的行為;廣義的自殺行為是指包括故意自傷行為和吸毒酗酒等自我毀滅的“慢性自殺”行為。人們通常說的自殺行為常常指狹義的自殺行為。自殺的分類:自殺觀念,自殺未遂,自殺死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