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腳一沾地面就感覺涼,床上穿襪子和鞋就感覺腳心火辣辣的且有麻木感,可能是由于下肢血液循環不良、神經病變、足部感染、腰椎疾病、內分泌疾病等原因造成。 1. 下肢血液循環不良:長時間站立或久坐,導致下肢血液回流不暢,可能引起這種癥狀。可通過適度運動、按摩等改善。 2. 神經病變: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神經炎等,影響神經傳導,出現感覺異常。需控制血糖、營養神經,常用藥物有甲鈷胺、維生素 B1、腺苷鈷胺等。 3. 足部感染:真菌或細菌感染足部,引發炎癥,影響感覺。要注意足部清潔,使用抗感染藥物,如酮康唑、莫匹羅星等。 4. 腰椎疾病:腰椎間盤突出等壓迫神經,導致下肢和足部感覺異常。治療包括物理治療、藥物治療,藥物如雙氯芬酸鈉、布洛芬等。 5. 內分泌疾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等,影響代謝,導致肢體感覺異常。需針對病因治療,補充甲狀腺素。 出現這種癥狀應引起重視,若持續不緩解或加重,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查明原因,以便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4-12-27 03:4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1)“陽氣內守”造成手足冰涼進入冬季不少人都有手足發涼的現象,有些人認為這是所謂“虛”的表現,強調要運動,要進補。于是不少手足發涼的人就盲目地早起鍛煉,進食補品。其實這并不符合中醫冬季養生的原則。中醫里講,冬季是陽氣內伏的季節,謂之“陽伏于下,于時為冬”。手足,相對軀干而言是人體的末端,中醫稱其為“四末”。冬季“陽氣內守,不達四末”,所以容易出現手足冰涼。冬季鍛煉宜慢跑、散步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適當進補,調節陽氣,平時注意保溫,保持手足清潔干燥,搓摩手足心,以改善人體末端血管的微循環狀況,達到暖手、暖足的作用。起居調養強調了要早睡晚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陽氣潛藏,陰精蓄積。同時,冬季鍛煉宜有選擇地進行慢跑、散步、打太極拳等項目,不宜做過度、高強度的運動。另外,衣著過少、室溫過低,既易患感冒,又消耗陽氣;反之,則易出汗,陽氣不得潛藏,寒邪易于侵入。所以,冬季保暖要適度。不能隨意藥補飲食要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的古訓。《飲膳正要》中說:“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也就是講,冬季要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熱。因此,要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但是,這里必須注意的是同屬冬令,各地區的氣候條件迥然有別,進補的方法也不同。北方冬季寒冷,可酌補溫熱的食品,如牛、羊、狗肉等;而南方氣候較溫和,進補應清補甘溫之味,如雞、鴨、魚類為宜;氣候干燥的地方,應多吃甘潤生津的食品,如水果、蔬菜、冰糖為宜。此外,還要因人而異,不可亂補,特別是藥補,應該有醫生指導。(2)冬天一些人總感覺手腳冰涼是很常見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自然界的溫度降低,陽氣不足,而人體自身的陽氣也會不足,身體出現陽虛的表現。另外,因為天氣寒冷,人體血管收縮、血液回流能力就會減弱,使得手腳,特別是指尖部分血液循環不暢,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神經末梢循環不良”,而導致手腳總感覺冰涼。這樣的情況一般多發生于女性,特別是中年以上的女性較為常見,腦力勞動者要比體力勞動者更易出現手腳冰涼,在身體健康的年輕男性身上則很少出現。寒冷會使人的全身或者局部血液循環不良,或者肢體末梢兒血液循環障礙,這會導致手腳冰涼。經常長期的手腳冰涼,可以稱為“冷寒癥”。中醫理論認為這是氣虛、氣滯、陽氣不足的反應。女性在經期、孕期和產期等特殊生理時期,由于體虛,更容易引起手足冰冷。如果不及時加以預防,會導致精神不佳、身體畏寒的反應,嚴重的還可引起下肢的靜脈曲張。1.吃西洋參。這是一種補氣的良藥,性平和,補而不燥。可以單獨泡水飲用。2.吃芝麻、花生。富含維生素E和多種營養,可以幫助維生素B的吸收,加強神經對抗寒冷的能力。維生素E還有擴張血管的作用,可以加強肢體末梢兒的血液循環。3.吃洋蔥、辣椒等可以幫助身體產生熱量、促進血液循環的食物。其他措施:平時多用熱水泡腳,既能使身體暖和,又能舒緩疲勞神經。(3)不少人秋冬季節會出現手腳冰涼的癥狀。中醫認為,怕冷是由于體內陽氣虛弱所致。治療手腳冰涼的癥狀,主要在于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如果經常按摩以下3個穴位,一定會收到滿意的療效。1.按摩涌泉穴。先用右手掌快速搓揉左腳心,然后用左手掌快速搓揉右腳心,搓到有熱感為止。每天早晚搓揉100下,接著搓揉各腳趾100余下。中醫學認為,人體諸多經脈都匯集于足底,與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都有密切關系。尤其是刺激涌泉穴,有益于補腎壯陽、強筋壯骨。經常堅持搓揉此穴必然會促使手腳冰涼癥狀的康復。2.按揉氣沖穴(大腿根里側)。此穴下邊有一根跳動的動脈,先按揉氣沖穴,后按揉動脈,一松一按,交替進行,一直按揉到腿腳有熱氣下流的感覺為止。3.按揉、拍打腎俞穴(兩邊腰眼)。稍用力各拍打100余下。根據“動則生陽”的觀點,通過加強對手腳的鍛煉,可改善手腳冰涼的癥狀。除了上述方法外,還可以通過步行、慢跑、爬樓梯、跳健身舞等進行全方位的鍛煉。如果手冰涼,上肢的活動量應大些,如果腳冰涼,下肢活動量應大些。食療能改變陽氣虛弱狀況,增加肌體熱量。如常用的大棗紅糖湯(大棗10個、生姜5片、紅糖適量,每晚煎湯喝),對改善手腳冰涼的癥狀頗為有效。另外,適當多吃些羊肉、狗肉等,可暖中補虛、開胃健脾、益腎養肝、御寒去濕。(4)多吃花生可緩解手腳冰涼!進入冬季,手腳冰涼是不少年輕女性都會遇到的麻煩。手腳冰冷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自律神經的功能調節不順暢,血管變細引起。加上腳趾、膝蓋、肩膀、手指等都是運動較多的關節部位,脂肪少,熱度容易散失,血管也較少,更容易感到發冷。手腳冰涼,怎么捂都捂不暖。尤其是一些瘦小女性、衣物不夠保暖、壓力過大時、低血糖或低血壓等情況都易產生手腳冰涼。除非是系統性疾病引起的手腳涼,否則不能算是疾病。日常的生活和飲食調節能改善這種狀況。怎補充營養多吃促進血液循環的食物,如芝麻、菠菜、花生、豆腐、新鮮魚類、大蒜、青蔥、辣椒、咖哩。要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北方冬季寒冷,可酌補溫熱的食品,如牛、羊、狗肉等;在煲湯或燉肉時可加入黃芪,既不影響味道,又可補氣固表。食療可用此方:大棗10個、生姜5片、紅糖適量,每晚煎茶喝。能改變陽氣虛弱狀況,增加機體熱量,對改善手腳冰涼癥狀療效頗佳。怎平時多運動運動可以幫助血液循環,尤其是需要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若能保持標準體重,再加上適當的運動,可以使身體循環正常。怎睡前泡泡澡睡前洗個熱水澡,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使身體暖和起來。怎御寒衣物要充足人們常常因為忙碌而忘了多加件衣服,建議在辦公室多準備一件外套,適當保暖。尤其是在睡覺時要注意腳部保暖,可穿上棉襪幫助保暖。怎指壓按摩可以針對至陰及涌泉穴進行指壓。至陰穴位于腳第五趾指甲生長處的外側。涌泉穴則在腳底中央靠近腳趾處,將腳趾全部彎曲時,在腳底所形成的人字形皺紋的中央處。要柔和捏每根腳趾,這樣腳就會感到溫暖了。不妨利用乳液或嬰兒油來按摩手腳,使肌膚柔嫩之外還可促進血液循環。怎拋棄電熱毯電熱毯雖然能將全身都暖和起來,但卻會使身體產生依賴,導致身體自身產生熱量的能力降低。晚上睡覺時可用熱水袋保暖。怎紅茶代替咖啡未經發酵的綠茶會使體溫下降;咖啡屬陰性,也可使體溫下降。紅茶是將茶葉發酵而制成的,多飲可以暖身。手腳冰涼只是一種癥狀,很多原因都會引起這種現象,只要針對原因進行調理,情況很快就會得到改善,人們不需要太過擔心。但有一點要注意,發現手腳冰涼也不能全然置之不理,因為一些系統性疾病如血管功能障礙的前期,主要癥狀就是手腳冰涼,應引起警惕。
2015-11-21 11:4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考慮可能是腰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引起的您好,考慮可能的因為腰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引起。建議您盡早到醫院檢查。祝好
2015-11-21 11:0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 可能是血液循環不好,肢端末梢神經不好,平時多用熱水泡腳,按摩二十分鐘。會減輕癥狀。祝你健康。
2015-11-21 04:5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不少人秋冬季節會出現手腳冰涼的癥狀。中醫理論認為這是氣虛、氣滯、陽氣不足的反應。治療手腳冰涼的癥狀,主要在于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建議您:1.吃西洋參。這是一種補氣的良藥,性平和,補而不燥。可以單獨泡水飲用.2.吃芝麻、花生。富含維生素E和多種營養,可以幫助維生素B的吸收,加強神經對抗寒冷的能力。維生素E還有擴張血管的作用,可以加強肢體末梢兒的血液循環.3.吃洋蔥、辣椒等可以幫助身體產生熱量、促進血液循環的食物。
2015-11-21 00:1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