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氣虛體質主要表現為少言懶語、面色五華,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了氣虛?氣虛該怎么調理?
氣虛病因有三點
1、過度勞累
中醫講“勞則氣耗”。我們看很多人的感冒都出現在比較疲勞的時間段里。為什么操勞會耗氣?因為氣是一種能量,無時無刻都在發揮它的生理功能。工作、學習,都靠這種功能的發揮。如果你在一個正常的范圍內利用這些能量,再有規律的用足夠的物質去補充,轉化為新的能量,那么你的氣就損耗得慢。但是如果你消耗太過了,又沒有及時補充,能量的支出與供給處于一個不平衡狀態,這個氣肯定是損耗得快,以至越來越少,還可以把這種能量比喻成我們生命的本錢,年輕的時候透支了,上了年紀就得過窮日子。
2、躺的太久
有句話說得好:好吃不如餃子,舒服不如躺著。既然勞則傷氣,那我們每天躺著好了??墒怯袝r候,躺在床上時間長了更覺得累,這是為什么呢?
《黃帝內經》說久臥傷氣呀!氣的特點是運動,但是你總是躺著不動,氣就不能正常地舒展運動,這樣就會造成氣運行過程的減慢,氣機就會受損,最先累及的就是脾。因為脾位于身體的中部,是氣機的轉輸站,關系著氣的上升下降。“脾主四肢”,四肢不運動,自然會更影響脾的運化。所以長期臥床的人食欲差,運化不好,吸收水谷精微的功能就降低,后天之氣的生成也就少了,自然就傷到氣了。
3、缺乏活動
簡單說就是人要活動,才會產生熱量。或者是說人體的氣和自然的大氣要不斷交流、吸納。這個能量,你老不運動就停滯,它就沒有這種生發狀態了。
氣虛體質注重飲食起居
飲食方面
要吃一些性質溫和的、偏溫的具有補益作用的食品,如:小米、白扁豆、雞肉、紅棗、龍眼肉、淮山、蓮子,這些食物氣虛體質的人吃起來比較好,加工可隨自己的習慣。氣虛體質要緩緩進補,不要蠻補、不要駿補、不要呆補。在五臟里它有一個重要的薄弱環節,就是脾胃偏虛,如果一下子給它放進去東西太多的話,此時補益作用沒出來,把脾胃給積滯住了,肚子脹了,所以要細水長流,形成一種習慣。
生活起居
氣虛體質最怕季節轉換,最怕氣溫驟升驟降,最怕環境的變化。所以說嚴寒酷暑,翻風落雨,首當其沖病倒的往往是氣虛體質的人。還有節氣的變化,比如大寒和冬至,應該是氣虛和陽虛的人比較難過的時候。氣虛體質是一個比較嬌嫩的體質,不能太勞累,不能太憂思,天生是個金貴命。氣虛體質的人不太能經得起過于沉重的生活負擔和生活壓力。
以上就是氣虛體質人群在日常生活中的調理,此外,氣虛體質的朋友要多吃補氣的食物,氣血不足的女性更應該注重氣虛養生。
推薦幾款食物
1、山藥益腎氣
人稱“神仙之食”。《本草綱目》里說:“山藥益腎氣,健脾胃,止瀉痢,化痰涎,潤皮毛。”山藥能補肺、脾、腎,適合各種體質的人。它不熱不燥,性味平和,食用后,不用擔心腹脹、便秘等困擾。
2、鱔魚養血溫陽
鱔魚性溫,有補氣養血、溫陽健脾、滋補肝腎、祛風通絡等功能。研究表明,鱔魚中有豐富的DHA和卵磷脂,有健腦明目、調節血糖、降脂的作用,對身體虛弱、病后及產后之人更為明顯,對中風、面癱也有很好的療效。
3、香菇補氣血
香菇是“四大山珍”之一,有“植物皇后”、“素中之葷”的美稱。對于氣血虧虛、經常乏力的人有調理作用。《本草綱目》認為:“蘑菇可以益胃腸,化痰理氣?!?/p>
4、韭菜補中氣
生韭菜味辛,能行血;熟韭菜味甘,能補中氣、益肝散淤。常吃熟韭菜可以補肝腎、強腰膝、助陽氣,可見韭菜有壯陽補氣的作用,因此,韭菜又有一個別名,叫“起陽草”。用于補氣壯陽時,韭菜應連根一并煎湯服用。
5、土豆補胃氣
因為對人體有諸多益處,土豆又被稱為“地下水果”。土豆補益胃氣的功能突出,此外還具有益氣解毒、潤腸通便、減肥降脂、活血消腫、益氣強身、美容和抗衰老等功效。土豆含有豐富的鉀、鈣、鐵、鎂等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土豆食品風靡世界,這和它自身豐富的營養價值不無關系。
6、小米補脾胃
小米入脾、胃、腎經,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特別適合脾胃虛弱的人食用,常作為婦女產后的滋補食品。研究表明,小米中的維生素B1、無機鹽含量明顯高于大米。小米粥熬好以后放置一會兒,粥的最上層會凝聚一層膜狀物,這就是“粥油”,它有保護胃黏膜、防治胃十二指腸潰瘍的作用。
(責任編輯:楊曉紅 )
氣虛體質主要表現為少言懶語、面色五華,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了氣虛?氣虛該怎么調理?看看下面文章的介紹。詳細>>
如果你常常感動疲勞也許就是氣虛哦,疲勞是氣虛常見的癥狀之一。在日常生活中,調理氣虛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飲茶也可以改善精神情緒。在這里,為大……詳細>>
中醫認為人的體質不同,日常養生保健的方法也就會不同,在調理時應該要根據自身的體質來選擇適合的保健方法。在這里,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氣虛體質應……詳細>>
氣虛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那么,氣虛應該如何調理呢?調理氣虛可以吃些什么?詳細>>
相信很多朋友都不知道,氣虛是指由于元氣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及證候,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氣虛體質的一些相關知識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