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骨關節炎作為一種較為常見的關節疾病,嚴重影響著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據了解,60歲以上老人中,就有一半以上的人患有該病。骨關節炎被稱為“不死的癌癥”,數據顯示,骨關節炎的致殘率可高達 53%,成為人們50歲以后喪失勞動力的第二個常見原因。那么中醫是如何治療骨關節炎的呢?
骨關節炎發病與年齡增長有關
骨關節炎指由多種因素引起關節軟骨纖維化、皸裂、潰瘍、脫失而導致的關節疾病。發病原因尚未明確,但與年齡、肥胖、炎癥、創傷及遺傳因素等有關。作為一種退行性病變,骨關節炎的發病與年齡的增長有著很大的關系。
“隨著人類平均壽命的延長,骨關節炎的發病率越來越高,60歲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可達 50%,75歲的人群則達到80%。所以也被稱為老年性關節炎?!睆V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林一峰教授介紹說。
患骨關節炎久病不治易致殘
骨關節炎患者多數為中老年人,自認為年事已高,腰、腿關節疼痛又不影響吃穿,不是什么大病,疼得厲害吃些止疼藥就行了,可以不接受正規治療。林一峰教授糾正道,這種觀念是不科學的,服用止疼藥并不能控制關節軟骨的磨損,軟骨退化會繼續加重。病情持續發展,可能會導致關節功能喪失而致殘。數據顯示,骨關節炎的致殘率可高達 53%,成為人們50歲以后喪失勞動力的第二個常見原因。因而,林一峰教授建議40歲及以上的中老年人,如果近一個月內關節反復疼痛、伴有晨僵和關節活動受限時應及時到醫院診治。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是改善骨關節炎患者生活質量、避免疾病致殘的關鍵所在。
骨關節炎的中醫分型
從中醫角度來分別骨關節炎有四種類型:
第一,肝腎不足型,治宜補氣血、益肝腎、溫經通絡。
第二,氣血虛寒型,治宜補益氣血、溫經壯陽。
第三,濕熱下注型,治宜清熱利濕、通經止痛。
第四,風寒濕痹型,治宜祛風勝濕、溫經通絡
骨關節炎的中醫治療方法
內服法:中藥神鳳丹和通痹丹或消痹湯,藥用丹參30g,杜仲、地龍、桑寄生各15g;威靈仙、當歸、海桐皮、川牛膝各10g,細辛3g等。每天1劑,水煎早晚分服。方中當歸、丹參、地龍養血活血通絡,改善微循環;杜仲、桑寄生補益肝腎、生精項髓以壯筋骨;威靈仙、海桐皮祛風通絡;細辛抗炎鎮痛;川牛膝既有活血祛瘀又有補益肝腎之效,為膝之引經之藥;丹參、當歸還具有減緩和修復關節軟骨退變、損傷作用。
外治法:在關節腫痛部位及相關穴位同時外敷磁藥貼。這種經高科技低溫萃取的磁藥貼,其載藥量為常規貼劑的16倍,再經磁化處理極大地提高了治療效果。不僅具有顯著的消炎鎮痛、活血化瘀、舒筋通絡、祛風散寒、豁痰消腫作用,還含有SOD、LD和修飾酶類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可改善微循環、增加血氧含量、增強骨代謝、激活骨細胞、促使炎癥吸收,從而消除滲出、腫脹和疼痛,恢復、改善關節功能。單用外治結果表明,疼痛、腫脹、麻木、肌無力和活動障礙的緩解改善率依次為95.38%、91.43%、90.79%、84.29%和91.84%。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鄭永儀 )
天氣冷,很多老年人的骨關節炎就反復發作。關節的健康關系與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健康狀況有很大關系。如何避免在這個季節骨關節炎又來滋擾老年人,……詳細>>
骨關節炎又名骨關節病、退行性關節病、肥大性骨關節炎或增生性關節炎等,它是一種以關節軟骨變性和丟失及關節邊緣和軟骨下骨骨質再生為特征的非炎……詳細>>
隨著年紀的增長,很多器官的功能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衰退,很多毛病都會找上門來。就拿人體關節來說,很多上了年紀的人都會發現自己的關節,時不時……詳細>>
養護筋骨,不僅僅是人到老年才應該注意的,特別是女性朋友在年輕時,就應該打好基礎。來看看中醫怎么說吧。詳細>>
關節炎是中老年的常見病及多發病,會嚴重影響中老年患者的生活及健康。那么,關節炎如何治療呢?下面介紹中醫治療關節炎的方法,其中泡溫泉是近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