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秋季是便秘的高發季節,這是因為天氣干燥,空氣中的水分減少,身體缺水,同時人容易精神緊張、上火、睡不好覺,從而加重便秘癥狀。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會因為腸胃積熱而出現便秘。分析腸胃積熱的原因,我們不難發現,不少患者是因為生活不規律、飲食結構不合理、暴飲暴食或貪食辛辣,從而導致腸胃積熱。長期腸胃積熱,會引發胸腹脹滿、大便秘結,其中不少還有可能伴隨口干口苦、口渴喜飲、脘腹灼熱等癥狀。
中醫分析便秘成因:
1、氣機郁滯型
癥狀:情志不暢,憂慮過度,或久坐少動,使氣機郁滯,通降失常,大腸傳導失職,產生便秘、腹脹、噯氣、胸脅痞滿等癥。
2、腸胃燥熱型
癥狀:飲酒過度,嗜食辛辣,使腸胃積熱,耗傷腸液,大腸失濡,產生便秘、尿黃、腹脹痛、口干口臭等癥。
3、氣血不足型
癥狀:脾氣虛則大腸傳導無力,血虛則津枯不能滋潤大腸,產生便秘,大便時努掙無力,便后疲乏不適,大便并不干硬。若伴汗出氣短的為氣虛便秘。面色無華,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的為血虛便秘。
4、 脾腎陽虛型
癥狀:素體陽虛,或病后、產后、年老,脾腎陽虛,陽氣不足,陰寒凝結,腸道傳送艱難,產生大便艱澀、排出困難、小便清長、怕冷喜暖、腹中冷痛等癥。
中醫如何治療便秘?
1、大黃膏熱敷方
材料:大黃適量,黃酒少許。
用法:將大黃打碎,研成粉末。將10克的大黃粉用黃酒調成軟膏狀。將此藥膏敷于肚臍處,用紗布覆蓋,并用熱水袋在此藥膏上熱敷10分鐘??擅咳論Q藥1次。
功效:此方具有瀉熱通便的功效。
2、大黃食鹽粉敷方
材料:生大黃10克,食鹽10克。
用法:將大黃打碎,研成粉末,與食鹽混合均勻。將此藥粉敷在肚臍處,用紗布覆蓋,用一帖傷濕止痛膏固定。每日換藥1次,可連續用藥3天。
功效:此方具有瀉熱通便、涼血解毒的功效。
3、桂萸巴豆敷
材料:巴豆、肉桂各1克,吳茱萸3克,生姜汁少許。
用法:將巴豆、肉桂和吳茱萸一起研成細末,用生姜汁調成糊狀。將此藥糊加熱后敷于足三里穴和肚臍處。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10厘米(3寸),距脛骨前嵴1橫指處。
功效:此方具有利水破積、溫中通便的功效,多數患者在用藥6-24個小時后即可通氣排便。
日常預防便秘方法:
1、在日常生活要養成健康的的排便習慣,排便要養成規律,不要拖延。如果經常拖延大便時間,破壞良好的排便規律,可使排便反射減弱,引起便秘。經常容易發生便秘者一定要注意把大便安排在合理時間,每到時間就去上廁所,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晨起空腹飲一杯淡鹽水或蜂蜜水,配合腹部按摩或轉腰,讓水在腸胃振動,加強通便作用。全天都應多飲涼開水以助潤腸通便。對于還沒有良好排便習慣者,建議每天早晨去廁所蹲5分鐘左右,經過一段時日建立正常的排便習慣。因為結腸運動有一定的規律性,早晨起床后人由平臥轉變為起立,結腸會發生直立反射,推動糞便下移進入直腸,引起排便反射。
2、及時治療有關疾病,有關疾病的治療對預防便秘結亦有一定的作用。如過敏性結腸炎、大腸憩室炎、結腸腫瘤、結腸狹窄;甲狀腺功能低下、糖尿?。蛔訉m肌瘤;鉛、汞等金屬中毒。
3、積極鍛煉身體。俗話說“活動活動,大便自通”。散步、跑步、深呼吸、練氣功、打太極拳、轉腰抬腿以及體力勞動等,可使胃腸活動加強,食欲增加,膈肌、腹肌、肛門肌得到鍛煉,提高排便動力,預防便秘。進行適當的體力活動,加強體育鍛煉,比如仰臥屈腿,深蹲起立,騎自行車等都能加強腹部的運動,促進胃腸蠕動,有助于促進排便
(責任編輯:鄧瑩瑩 )
便秘是指排便頻率減少,一周內大便次數少于2~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次,糞便量少且干結時稱為便秘。但有少數人平素一貫是2~3天才大便1……詳細>>
發生了便秘情況怎么辦?除了在飲食、藥物上加以選擇,按摩也能很好的緩解便秘情況,一起來看看怎么按摩吧。詳細>>
出現便秘情況怎么辦,未必先要急著服用藥物幫助排便,試試看便秘按摩方法,幫你緩解便秘狀況,既簡單,而且還沒有副作用,一起來看看吧。中醫方面……詳細>>
便秘是一種常見的疾病。那么便秘也是引起各種原因的因素之一。那么你知道怎么治療便秘呢?中醫認為,通瀉大便并非單純的對證療法。有許多疾病往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