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y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chuàng)腔鏡診治....[詳情]
立秋后,空氣濕度明顯降低,晝夜溫差開始加大,風吹在身上也有些涼意了。專家認為,“入夏無病三分虛”。而入秋后,身體不僅要運化、排解夏季積攢的三分虛,還要聚斂陽氣,以應對三個月后的嚴冬。
何謂“秋三月”
“秋三月”的養(yǎng)生尤為重要。“秋三月”指的是農歷,從立秋開始,到立冬前為止,包括立秋、處暑、白露、秋分、霜降、立冬等六個節(jié)氣,每個節(jié)氣15天,共三個月。
立秋一過,白天雖然依然炎熱,但是天氣逐漸轉涼,早晚溫差開始變大,自然萬物也進入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的階段,所以立秋是大自然由陽盛漸變?yōu)殛幨⒌霓D折點。
此時,人體的陰陽代謝自然也進入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同時人們經(jīng)過一個夏天的暑熱熏蒸,必然消耗大量的體力和精力,所以有句俗話說:“入夏無病三分虛。”
立秋之后,緊接著要為冬天的藏做準備,順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guī)律,因此,“秋三月”的養(yǎng)生就顯得尤為重要。
那么在這三個月當中,你怎么去調整自己身心的節(jié)奏變化呢?被視為養(yǎng)生寶典的《黃帝內經(jīng)》中就提到:作息時間要“早臥早起”。情緒上一定要“容平”“安寧”,保持從容平和、不急不躁的狀態(tài)。
立秋后,早晚溫差大,晚上應注意保暖,要少吃冷飲,少吹空調。常在空調環(huán)境中的人們經(jīng)常喝點姜茶,可隨身備一件外套避寒。
秋季養(yǎng)陰防濫補
根據(jù)中醫(yī)“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的原則,食補以滋陰潤燥為主,具體包括如烏骨雞、燕窩、銀耳、蜂蜜、芝麻、豆?jié){、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鴨蛋、梨等,這些食物與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藥配伍,則功效更佳。
慎食秋瓜防壞肚
民諺“秋瓜壞肚”是指立秋以后繼續(xù)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容易引發(fā)胃腸道疾患。夏令大量食瓜雖不至于造成脾胃疾患,卻已使腸胃抗病力有所下降,立秋后再大量生食瓜果,勢必更助濕邪,損傷脾陽,脾陽不振不能運化水濕,腹瀉、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就隨之發(fā)生。因此,立秋之后應慎食瓜類水果,脾胃虛寒的更要少吃一點。
慎吃水果多飲雞、魚湯
立秋過后,進入水果豐收的季節(jié),但吃水果并非多多益善,吃多了也會影響健康。比如:蘋果富含糖類和鉀鹽,患有腎炎、糖尿病、冠心病者應少食;吃梨過多會傷脾胃、助陰濕,使胃腸功能失調,胃寒腹瀉者應忌食;葡萄含較多檸檬酸、蘋果酸等,糖尿病患者應少食或不食。
立秋會帶來“秋燥”的有關疾病,應該多吃潤肺的食物,飯前多飲雞、魚湯等。常吃些清熱、生津、養(yǎng)陰的蘿卜、西紅柿、豆腐、藕、蜂蜜等。不吃或少吃辛辣、燥熱、油膩的食物,少飲酒。
秋天伊始早防“燥”
秋日在飲食上要注意滋養(yǎng)津液,可適量飲開水、淡茶、豆?jié){等飲料,并適當選食能夠潤肺清燥、養(yǎng)陰生津的食物,如梨、甘蔗、荸薺、柿子、百合、銀耳等。要少吃辛辣、油炸、烈性酒及干燥的膨化食品,因為這類食品易生燥化熱。
(責任編輯:鄧瑩瑩 )
文章關鍵詞: 立秋后如何養(yǎng)生 立秋養(yǎng)生 立秋
家長該怎么判斷孩子營養(yǎng)攝入情況?
青少年都需要補充哪些營養(yǎng)?
吃錯水果,小心越減越肥!廣醫(yī)三營養(yǎng)師教你正確挑水果
全民營養(yǎng)周|孩子正值長身體“補”就對了?
剛剛立秋不久,在不同節(jié)氣也有不同養(yǎng)生方式,隨著秋天的到來,天氣也變得越來越?jīng)鏊侨菀壮霈F(xiàn)腹瀉的情況,所以立秋之后一定要做好養(yǎng)生的攻略……詳細>>
立秋之后,天氣也失卻了幾分張牙舞爪的炎熱,也進入了我們秋季養(yǎng)生的階段。如何在初秋養(yǎng)生,需要注意六大事項。詳細>>
立秋后天氣變得越來越干燥,身體也會更加虛弱,稍微不注意有可能會引起咳嗽、心臟疾病、肺部疾病及感冒等,立秋后可以通過食物的方式來養(yǎng)生。詳細>>
立秋后天氣變化異常,容易患感冒。尤其是現(xiàn)在夏秋交替時節(jié),溫差大,很容易就被病菌趁機而入,所以夏秋交替要注意防感冒。下面介紹夏秋交替時感冒……詳細>>
昨天是立秋節(jié)氣,但華南多地依然錄得超過40℃的高溫,足以證明清涼的秋季遠未到來。在這個時候,祛濕防暑仍然是重頭戲,切勿一不小心反而中暑。……詳細>>
廣東省中醫(yī)院 專家在線解答網(wǎng)友疑惑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chuàng)腔鏡診治....[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