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女性常有痛經之事,往往會令女性小腹和腰部疼痛。嚴重者導致女性不能坐立,臉色蒼白甚至昏厥。中醫認為,本病多為肝郁不舒,氣滯血瘀,或寒凝經脈,氣血不暢所致,治宜活血化瘀,溫經止痛。臨床觀察發現,采用灸法有明顯的止痛之效。以下介紹幾則供選用:
中醫艾灸治療女性痛經
艾條灸:用點燃的艾條在患者的腹部、腰骶部及小腿內側等部位施行溫和灸,當患者感受到艾條熱度向皮膚深處灌注或出現灸感感傳時,疼痛可逐漸緩解。每次每穴艾條灸2~3分鐘,每次自經前3~5天開始,每日一次,連續5天,一個月經周期為一療程,連續3個療程。
附子餅灸:將附子研細,制為餅狀,放置于患者疼痛部位,如腹部、腰骶部等,取艾絨如蠶豆或棗核大小,放在附子餅上,點燃艾絨施灸。每穴灸3~5壯,每次約10~30分鐘,自經前3~5天開始,每日一次,連續5天,一個月經周期為一療程,連續3個療程。
隔鹽灸:將食鹽適量放置于肚臍、關元穴處,取艾絨如蠶豆或棗核大小,放在食鹽上,點燃艾絨施灸。每穴灸3~5壯,每次約10~30分鐘。自經前3~5天開始,每日一次,至月經結束。一個月經周期為一療程,連續3個療程。
隔姜灸:將生姜切片,放置于肚臍、關元穴處,取艾絨如蠶豆或棗核大小,放在姜片上,點燃艾絨施灸。每穴灸3~5壯,每次約10~30分鐘,自經前3天開始,每日一次,至月經來潮、疼痛消失為止。一個月經周期為一療程,連續3個療程。
常用的艾灸操作手法和方法
施灸手法,是補是瀉也是很有講究的。古人早就認識到了這點,在《針灸大成》指出:“以火補者,毋吹其火,須待自滅,即按其穴;以火瀉者,速吹其火,開其穴也。”意思是說艾灸補益就是將艾點燃以后使其所產生的熱緩慢地傳人體內,施灸后又立即、快速地按住施灸的穴位,其目的是使正氣聚而不散,從而達到補其不足的目的,這就是艾灸的補法。以火瀉者,速吹其火,開其穴也。意思是說艾灸的瀉法是在艾點燃之后,不斷地進行吹火,以使艾火迅即燃燒,所產生的熱能很快傳人體內。在艾灸以后不去按壓施灸的部位,其目的是使機體內所藏之熱邪能隨艾火之熱發散到體外,達到驅邪外出,起到瀉熱瀉實的作用。
現代研究發現艾灸的補瀉對機體的影響也是不同的。艾灸補瀉小鼠大椎穴的實驗結果顯示:穴區的溫度變化隨方法之不同而變化。雖然補法艾灸和瀉法艾灸兩種術式皮膚溫度的峰值無明顯差異;但補法艾灸皮下溫度的升高較瀉法艾灸明顯,且補法艾灸所致的溫度升高的持續時間比瀉法艾灸要長。
中醫艾灸的補瀉,在隔物灸當中根據所隔物品的性味、功用等不同決定其補瀉。選用偏重于瀉的藥物,如甘遂、豆豉餅等進行隔物灸所起的是瀉的作用,多用于散瀉毒邪;選擇偏重于補的藥物進行隔物灸,如生姜、附子餅等,則起到補的作用,多用于補虛助陽。
(責任編輯:林銀珍 )
文章關鍵詞:
痛經是生活中最常見的情況,是常見的一種婦科疾病,如果不能很好的調理,那么會給女性的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甚至會導致不孕癥的發生。那么怎么治……詳細>>
痛經對于女性來說是十分難以忍受的癥狀,有什么辦法可以緩解痛經呢?在中醫方面,緩解痛經的常見方法就是針灸。今天,就來為大家具體介紹一下針灸……詳細>>
痛經是很多女性朋友的煩惱,但是也有一些女孩子表示自己來大姨媽根本沒感覺,中醫表示,有6種女性比普通女性更容易痛經,下面來了解下吧。詳細>>
中醫如何治療痛經?對于一些女性朋友來說,每個月的例假會顯得有點恐怖,因為痛經的來襲,讓這些女性朋友承受著很大的痛苦。對此,中醫有哪些治療……詳細>>
月經是女性正常的的生理現象,但是由于生活習慣、受涼等原因,很多女性都會痛經,痛經讓女性很痛苦,特別是冬季,很多女性痛經的情況會更嚴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