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說到太極拳,大家都見過,經常會看到老年人朋友練習太極拳,太極拳是一種很好的養生方法,練習太極拳可以調理氣血,放松身心,提升免疫力,延年益壽,是一種不可多得的保健方法。專家介紹,練習太極拳尤其對于肝腎兩虧有很好的調養功效。
太極拳助你肝腎兩不虧
太極拳是在傳統養生法“導引術”和“吐納術”的甚礎上發展起來的獨特健身運動,主張“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又具有氣功內行功調心的鍛煉方法。從而形成了太極拳要意識、呼吸和動作密切結合,“練意、練氣、練身”內外統一的內功拳運動,“始而意動,繼而內動,再之外動”;并形成剛柔相濟,快慢有節、蓄發互變,以內勁為統馭的獨特拳法。
祖國醫學認為,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由經絡貫通上下,溝通內外,內屬于臟腑,外絡于肢節。太極拳獨特的習練方式可有利于通經活絡。首先,突然、強烈的刺激會使人體氣機紊亂和臟腑陰陽氣血失調。而太極拳強調全身心的放松,可削弱、轉移和克服內傷病的七情刺激,從而有利于經絡的疏通。其次,太極拳全身性輕慢松柔的適當運動,會使周身暖意融融,可加大經絡傳導速度和強度,有助于經絡暢通透達,使氣血充盈灌注全身,滋養各臟腑組織器官,營陰陽,維持和保護機體功能,提高抗御病邪和自我修復能力。再者,太極拳運動中,腰部的旋轉、四肢的屈伸所構成的纏繞運動會對全身三百多個穴位產生不同的牽拉、擰擠和壓摩作用。這實際上是一種自我按摩,能起到類似針刺的作用,活躍經絡、激發經氣、疏通經絡和調整虛實,加強各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
練太極拳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動作姿勢要正確
太極拳動作姿勢的基本要求是虛靈頂勁、含胸拔背、松腰斂臀、沉肩墜肘、舒指坐腕、尾閻中正。如果動作姿勢不正確,勢必影響力量的協調發揮,使不該用力的肌群也在持續緊張,造成局部肌肉勞損和關節的負荷過重,如屈膝下蹲動作深度過大,就會造成膝部勞損。
技術動作要規范
規范的太極拳技術要求氣沉丹田、圓襠活髖、內鼓外安、運動如抽絲、邁步如貓行,各種基本技術動作要做到起點準確,運行路線清楚,止點到位,動作連貫,上下相隨,手眼配合,從而使身法自如。但很多練習者在練習中,上下、左右脫節,如轉體動作,上體轉而下肢不轉,使膝關節扭曲力過大,造成膝關節運動損傷;或者動作不連貫,造成不應有的停頓,使腿部肌肉持續緊張。
運動量不宜過大
多數中老年人練習太極拳的時間大都在40~60分鐘之間,還有25%的人超過60分鐘,其間休息時間過少。這樣的運動量對中老年人的身體來說是不合適的,可考慮壓縮練習時間或延長間隔時間。
專業人士指導
在相當一部分老年人在打太極拳時出現了腿部肌肉和關節損傷。因此,練太極拳時最好有專業人士指導,或按運動處方練習,腿部已有損傷的中老年人不宜練習太極拳。
(責任編輯:黃思源 )
文章關鍵詞:
說到太極拳,大家都見過,經常會看到老年人朋友練習太極拳,太極拳是一種很好的養生方法,練習太極拳可以調理氣血,放松身心,提升免疫力,延年……詳細>>
太極拳究竟要如何練習最有益健康呢?現如今,太極拳仍然受到中老年人的喜愛,是鍛煉身體最普遍的一種方法。你知道嗎?太極拳不僅可以養生,還能夠……詳細>>
太極拳是中老年人健身鍛煉最常見的一種方法,而且太極拳還能夠幫助我們控制一些疾病。如果是血糖偏高或者患有糖尿病的人群練習太極拳就可以控制血……詳細>>
真正的太極拳,含三為一(混元整體)是其本質屬性——是融太極拳架(套路招式)、太極術功(內功心法)、太極思維(太極智慧)為一體的拳學體系……詳細>>
太極拳是中老年人健身鍛煉最常見的一種方法,而且太極拳還能夠幫助我們控制一些疾病。如果是血糖偏高或者患有糖尿病的人群練習太極拳就可以控制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