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隨著天氣漸涼,很多人會發現自己早晨有了“起床氣”;中午不睡會,下午會崩潰。夏季的天氣炎熱消耗了身體很多能量,到了秋季身體進入了一個周期性的休整階段,此時會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疲憊感,這是不同季節人體的自然生理反應。對于秋乏我們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來緩解。
白露后秋乏明顯 教你如何調養
起居調養:秋高氣爽,應開始“早臥早起,與雞具興”早臥以順應陽氣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且防收斂得太過。中秋雖有涼風時至,但天氣變化無常,即使在同一地區也會出現“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況。因而著衣不宜太多,否則會影響機體對氣候轉冷的適應能力,變天則易受涼感冒。
精神調養:要做到內心寧靜,神志安寧,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即使遇到傷感的事,也應主動予以排解,以避肅殺之氣,同時還應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
飲食調養: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盡量少吃蔥、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食酸味果蔬。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故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讹嬌耪氛f:“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更有主張入秋宜食粥,做粥的大米、糯米等主料可以健脾胃、補中氣、防秋燥,像蓮子百合煲、銀耳枸杞蓮子大棗湯、薏苡仁菱角粥等,都很適宜。以滋陰潤燥者??傊?,秋季時節,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從養生角度講,適宜多吃一點滋陰潤肺的食物,如梨、龍眼、百合、甘蔗、芋頭、沙葛、蘿卜、銀耳、蜜棗等。此外,白露時節也適合喝粥,另外,白露時節天氣轉涼,西瓜、冷飲等不能隨意吃了。有哮喘病史的人群此時應少吃或不吃魚蝦海鮮。
運動調養:秋季,是開展各種運動鍛煉的大好時機,每人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鍛煉項目。秋天的氣候變化較大,應該注意防寒保暖。所謂“春捂秋凍”也有一定科學意義。經常蝸居在寫字樓里,沒有空調就極度不適應的年輕人,此刻在也要減少開空調,多參加體育鍛煉,讓一個夏天僵固的身體進行必要的伸展。
犯困了 按摩這4穴超級管用
1、二間穴
二間穴取穴方法為:微握拳,在手食指本節(第2掌指關節)前,橈側凹陷處。用雙手手指指腹端按壓此養生穴位。按摩二間穴的保健養生功效主要有:治嗜睡,二間配三間,有提神解困作用。治目翳,二間配合谷,有散目翳作用。
2、神門穴
神門穴在腕部,腕掌側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常按此養生穴,對心慌、心悸以及失眠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按揉此養生穴位力量不需要太大,也不必追求酸脹感。
3、內關穴
內關穴位于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內關穴的按摩養生方法很簡單,用一只手握緊被按摩的手的手腕處,使第一只手的大拇指垂直按在內關穴上。用指尖有節奏地按壓此養生穴位,按摩以產生酸、麻、脹的感覺為最好。
4、四神聰穴
經常按摩此養生穴位,可促進頭部血液循環,增加大腦供血,起到醒神益智、助眠安神、消除疲勞、強健精神的養生功效;同時還有祛除頭皮瘙癢、增加毛發生長、減少皮屑脫落等作用。按摩方法為:用手指有節奏敲擊或逐一揉、按左右神聰穴,再逐一揉、按前后神聰穴,共3分鐘。
(責任編輯:黃瑩 )
文章關鍵詞:
到了秋天總是會犯困,沒有任何的精神,這屬于秋乏的表現,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到了秋天早晚溫差比較大,可以從中醫的方法來緩解秋乏。詳細>>
為什么會秋乏呢?秋乏的原因有很多,而想要解秋乏也是很簡單的。為了不讓秋乏影響到我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就來一起學兩招,看看怎樣解秋乏最快速……詳細>>
秋季,天氣是涼快下來了,但是秋乏、秋燥也隨之而來。有些人提不起精神、易疲勞,有些人易煩燥。如何調理這些秋乏秋燥癥狀呢?下面介紹中醫按摩……詳細>>
俗話說春困秋乏,到了秋天人們常常容易出現疲乏困倦的狀態。實際上,秋乏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狀態,主要是由于季節的交替,導致人們出現秋乏的感覺?!?a href="http://m.zpeb.net/zy/a/202110/2723568.html" target="_blank">詳細>>
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是有規律的,該睡覺時就睡覺,該起床時就起床。但有些人卻有睡懶覺的習慣,該起床時不起床,尤其在雙休日和節假日,喜歡睡懶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