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濕氣,中醫認為是萬惡之邪,濕氣往往是造成各種疾病的根源,即使健康的人,往往也有濕邪。然而為什么現代人的病那么復雜,那么難治?中醫介紹,因為他們體內有濕,體外的邪氣總是和體內的濕氣里應外合,糾纏不清!致病的風、寒、暑、濕、燥、火這“六淫邪氣”中,中醫最怕濕邪。那么日常生活中我們自己如何判斷身體十分有濕氣呢?下面介紹3個自我判斷濕氣的方法。
1、起床時——看感覺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頭發昏,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了件濕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那么可以肯定你體內有濕了。
2、如廁時——看大便
清晨方便后,可以觀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馬桶上了,一箱水還沖不凈。不方便觀察馬桶的,也可以觀察手紙,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了,如果三五張紙反復擦也擦不凈,(這就是問診單上為什么要問大便的原因)也說明體內有濕了。大便的顏色和形狀也可以幫助判斷體內是否有濕。正常的大便是金黃色香蕉形的,但現在很少有人是這種健康的大便。體內有濕的情況下,大便的顏色發青,溏軟不成形,(這是脾虛的重要標志,很多人都有)總有排不凈的感覺。時間長了,宿便產生的毒素積留在體內,則百病叢生。
3、洗漱時——看舌苔
刷牙前我們不妨抽出幾秒鐘,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舌頭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們身體狀況的。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干濕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頭達不到這些指標,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濕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
判斷自身體內是否有濕氣后,不妨注意日常生活的細節及飲食祛一下濕。
第一:妙用蔥、姜、蒜
蔥、姜、蒜不僅是家里常用的調味料,還具有不可替代的藥用價值。例如我們可以嘗試在家里煮一碗熱辣辣的姜湯,用姜湯的絕妙效用將體內的濕氣逼散出來,待到全身發過汗以后,病癥就會有所緩解,這個辦法同樣適用于淋雨后預防感冒。
第二:越懶越要運動
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常常會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愿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濕氣攻入脾臟,引發一系列的病癥。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第三:避環境的濕氣
我們人體內產生濕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經常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中,就容易導致濕氣入侵體內。
日常生活中應留心下列事項: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濕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不要穿潮濕未干的衣服,不要蓋潮濕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體,吹干頭發。房間內的濕氣如果很重,建議多開窗透氣。如果外界濕氣也很重,還可以打開風扇、空調,借助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對流。
第四:薏米煮粥,淮山煲湯
祛除體內的濕氣,其實有很多我們常吃的食物可以起作用。比如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紅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止瀉、利水消腫的功效,將薏米和紅豆加水煮熟后食用,可以利尿、除濕,甚至還可以起到美容的效用。此外,還可以選擇紅豆、茯苓、淮山、黨參等,放到煲湯材料中,或者煲成粥、煮水喝,都可以利尿、除濕,對水腫的人尤其有效。值得注意的是,這兩種方法都有利尿的作用,不適宜尿多的人食用。
第五:飲食清淡適量
腸胃系統關系到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經常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姜,降低蔬菜的寒涼性質。
(責任編輯:鄧美如 )
文章關鍵詞:
春季南方春氣候潮濕、陰冷、反復多變,人體內容易濕氣重,大家要小心濕氣重的癥狀,并做好預防工作,祛濕防病身體才健康。詳細>>
在夏天,很多人都會有濕氣大的癥狀發生,祛濕成為了夏天養生必須要做到的一點。祛濕是可以自行進行調理的,生活習慣和飲食都可以幫助我們祛濕,下……詳細>>
怎樣判斷自己是否濕氣重呢?體內如果濕氣重就會有很多的表現癥狀,是比較容易發現的。而濕氣重就要及時的祛濕,避免導致其他的身體異常狀況。詳細>>
很多人在陰天下雨的時候往往身體會感覺渾身沒勁,胸悶的現象,這其實是由于我們體內存有濕氣而造成的,人們常說十人九濕,可見大多數人身上都是有……詳細>>
中醫認為萬病生于濕,暴飲暴食和缺乏一定的運動會傷害脾胃,脾具有運化水濕功能,當脾受到傷害時使得水濕不能完全轉化,從而在體內堆積,導致體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