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金秋時節,正是菊黃蟹肥的好時節。專家提醒:螃蟹雖好,卻并非人人皆宜。螃蟹雖然營養豐富,但以下六類人群應盡量少食或避免食用螃蟹。
1、血脂異常、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螃蟹,尤其是其中的蟹黃膽固醇含量較高,多食會導致血膽固醇升高。即使對于正常人來說,也不宜一次食用大量蟹黃。而對于血脂已經超標、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再食用大閘蟹會對上述疾病產生不利影響。
2、膽結石、胰腺炎等消化系統疾病患者。
螃蟹富含蛋白質,大量食用后會促進胰液的分泌,誘發胰腺炎,尤其是合并膽結石者急性發作;同時蟹黃還富含膽固醇,促進膽汁分泌,會加重患者肝臟負擔。
3、痛風患者。
蟹屬于高嘌呤食物,而嘌呤在人體內的代謝終產物尿酸會加重痛風患者病情。嘌呤代謝異?;蛘咄达L患者一定要遠離螃蟹,更不能嘗試“螃蟹+啤酒”的“痛風套餐”。
4、過敏體質者。
螃蟹中的組氨酸經細菌脫羧生成的組胺是一種致敏物質,易誘發過敏癥狀。對于有食物過敏史、蛋白質過敏史、哮喘的人,不能食用大閘蟹。
5、傷風發熱者。
清代食養專著《隨息居飲食譜》記載,蟹,多食發風,積冷,時感未清,痰嗽便瀉者,均忌。傷風發熱、腹瀉者的飲食應以清淡為主,高蛋白的螃蟹不易消化吸收,吃后易使感冒難愈或使病情加重。
6、嬰幼兒。
蟹黃和蟹膏含有大量的性激素,如食用較多可能導致嬰幼兒性早熟的發生。
7、“陽虛”體質者。
多吃性寒的螃蟹,會加重脾胃虛寒,影響脾胃功能,導致腹瀉不止。
8、肝炎患者不宜食螃蟹。
肝炎病人由于胃黏膜水腫、膽汁分泌失常、消化機能減退,而蟹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易消化吸收,往往易造成消化不良和腹脹、嘔吐等。
9、心血管病人忌吃螃蟹。
螃蟹含膽固醇較高每100克蟹肉中含膽固醇235毫克,每100克蟹黃中含膽固醇460毫克,冠心病、動脈硬化癥、高血壓、高血脂癥的患者,食用含膽固醇過高的食物,會引致膽固醇增高,加重心血管病的發展。
10、有傷風感冒、發熱的人不宜吃蟹。
傷風感冒者的飲食應以清淡為主,高蛋白的螃蟹不易消化吸收,吃后易使感冒難愈或使病情加重。
11、凡脾胃虛寒者應不吃或少吃蟹。
螃蟹性寒,吃后容易引起腹痛、腹瀉或消化不良等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最好也不吃螃蟹,因食后易使舊病復發或病情加重。
12、孕婦宜少吃或不吃螃蟹。
中醫認為,螃蟹性寒涼,有活血祛淤之功,故對孕婦不利。
13、老年人不宜多食螃蟹。
因老年人消化系統臟器功能衰退,消化吸收能力差,故食蟹應以品嘗為主,不宜多食。而幼兒因消化器官發育不完善,消化吸收能力較差,所以也不宜多食螃蟹。
(責任編輯:劉曉 )
文章關鍵詞:
俗話說“一盤蟹,頂桌菜”可知螃蟹乃食中珍味。它不但味道酥脆奇關,且營養豐富,是一種深受人們青睞的高蛋白補品。而秋季正是吃螃蟹的好時節,下……詳細>>
螃蟹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e、氨基酸、鈣、鐵和硒等營養物質,有滋補身體、補鈣和促進傷口愈合等養生功效。螃蟹雖然有較高的營養和保健價值,但是……詳細>>
螃蟹又簡稱為蟹,我國有豐富的資源,像陽澄湖大閘蟹和固城湖大閘蟹等,都是長江下游出產的上品螃蟹。螃蟹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詳細>>
金秋時節,肥美的螃蟹陸續上市,以前都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令人敬佩的,但是如今愛吃螃蟹的人卻為數不少,而且螃蟹雖然鮮甜,但是肉卻不多,所以……詳細>>
柿子也是在秋季豐收,秋季的柿子營養價值很高,但是,吃柿子也有很多的注意事項,比如空腹不能吃,不能和螃蟹一起吃,下面我們來看看吃柿子好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