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診斷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癌的影像學檢查
如何有效的診斷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癌是婦科生殖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多與雌激素過多或持續刺激有關。對于子宮內膜癌的診斷,可結合B超、宮腔鏡檢查、細胞學檢查及MRI等輔助檢查進行診斷。下面,我們主要來了解下子宮內膜癌的影像學檢查。
子宮內膜癌的影像學檢查
1、B超檢查
B超檢查可以了解子宮大小、子宮內膜厚度、有無回聲不均或宮腔內贅生物,有無肌層浸潤及其程度等,其診斷符合率達80%以上。由于子宮內膜癌患者肥胖者甚多,因此經陰道超聲比經腹部超聲更具優勢。由于B超檢查方便及無創,因此成為診斷子宮內膜癌最常規的檢查,也是初步篩查的方法。
2、宮腔鏡檢查
宮腔鏡下可直接觀察宮腔及宮頸管有無癌灶存在,癌灶部位、大小、病變范圍,及宮頸管有否受累等;直視下對可疑病變取材活檢,有助于發現較小的或較早期的病變,減少了對子宮內膜癌的漏診率。宮腔鏡直視下活檢準確率接近100%。宮腔鏡檢查和分段診刮均有發生出血、感染、子宮穿孔、宮頸裂傷、人流綜合反應等并發癥,宮腔鏡檢查尚有發生水中毒等風險。對于宮腔鏡檢查是否可導致子宮內膜癌播散尚有爭議,目前大部分研究認為宮腔鏡檢查不會影響子宮內膜癌的預后。
3、磁共振成像(MRI)
MRI可較清晰地顯示子宮內膜癌的病灶大小、范圍,肌層浸潤以及盆腔與腹主動脈旁淋巴結轉移情況等,從而較準確估計腫瘤分期。CT對于軟組織的分辨率略低于MRI,因此在具有條件的醫院,應用MRI術前評估者較多。
接下來,我們再來了解下子宮內膜癌的常見癥狀,如果出現以下癥狀,要及時就醫確診。
子宮內膜癌的常見癥狀
1、子宮出血
絕經期前后的不規則陰道出血是子宮內膜癌的主要癥狀,常為少量至中等量出血,很少為大量出血。年輕或近絕經期患者易誤認為月經不調,常常耽誤診治。也有個別患者表現為月經周期不規律。絕經后患者多表現為持續或間斷性陰道出血。
2、陰道排液
因腺癌生長于宮腔內,感染機會較宮頸癌少,故在初期可能僅有少量血性白帶,但后斯發生感染、壞死,則有大量惡臭的膿血樣液體排出。有時排液可夾雜癌組織的小碎片。倘若宮頸腔積膿,引起發燒、腹痛、白細胞增多。
3、疼痛
晚期當癌瘤侵犯周圍組織或壓近神經時出現下肢及腰骶部疼痛,并向下肢放射。當癌瘤侵犯癌頸堵塞頸管,導致宮腔積膿時,表現為下腹脹痛及痙攣樣疼痛。
4、其他癥狀
病情晚期會出現貧血、消瘦、惡液質、發熱、及全身衰竭表現。
(責任編輯:鄧瑩瑩 )
專家答疑
如何判斷處女膜是否已經破裂
2024-10-22產婦產后十八天拉肚子應如何處理
2024-10-22尿頻尿急陰道癢是怎么回事?
2024-10-22如何徹底清除尖銳濕疣?
2024-10-22怎樣判斷是不是懷孕了
2024-10-22人流第四天肚子疼是什么原因
2024-10-22三年前有過一次高危,現在該怎么辦?
2024-10-22肩腓肌萎縮癥需要進行哪些檢查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