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誤區1:發燒的話應該冷卻額頭
實際:就算用冰袋冷卻額頭,也并沒有降溫散熱的功效
很多人患上感冒發燒以后,就會用冰涼的毛巾或者其他的東西冷敷額頭,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這是因為想要退燒,就必須讓血液的溫度下降,但是額頭上并沒有相對比較粗的血管,無法有效達到退燒降溫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退燒的關鍵點是“讓有粗血管的地方的溫度降下來”,那么什么地方會比較有效呢?我們的注意視線可以放在脖子的兩邊、腋下等血管較粗的地方,在這些地方冰敷降溫效果會比額頭更好。
誤區2:“飯后用藥”指的就是吃完飯后馬上用藥
實際:“飯后”指的是吃完飯后30分鐘
你是否糾結過“飯后用藥”的“飯后”到底是什么時候?實際上,“飯后用藥”并不是指吃完飯后馬上吃藥,而是指吃完飯后過約半小時再吃藥。這是因為飯后馬上吃藥,藥物會和食物混在一起,以糊狀形態被運到小腸,而藥物要通過胃部吸收才能發揮功用,被同食物混在一起運到小腸后就無法發揮其本身的作用了。
而飯后半小時再吃藥,此時食物的消化已基本結束,胃酸的量也相對較少,藥物中的成分也能順利被吸收。此外需要說明,所謂“飯前”指的是吃飯前半個小時左右,“飯中”則指的是相鄰兩頓飯中間相隔的時間。雖說“飯中用藥”并無特別需要遵守的時間規定,但在前一頓飯吃完后兩小時用藥為好。只有良好遵守用藥時間,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藥物功用。
誤區3:食品添加劑有害身體健康
實際:食品添加劑也有天然存在的成分,不能說所有食品添加劑都有害健康
在購買食物的時候,對于食品添加劑的存在比較介意的消費者其實并不少。大多數人都認為食品添加劑是人工制成的物質,但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如維生素、氨基酸、檸檬酸等食品天然含有的成分也被包含于食品添加劑的范疇中。做豆腐的時候用的鹵水、做梅干時用的紫蘇葉也都是食品添加劑的一種。
在日本,可使用添加劑的量被嚴格限定在“國際機關認定無害量的1/100”,因此日常攝入進身體的食品添加劑也嚴格遵照限定基準范圍內,不能說所有的添加物都是有害的。現在消費者的主流想法是“總之避開食物添加劑比較放心”,可是為了生活的便利,正確對待食品添加劑也是極有必要的。
誤區4:為了保持健康應該食用植物油
實際:會減少好膽固醇的攝入,造成身體酸化
通常人們都認為油是減肥人士的天地,如果攝入量過大確實會對身體健康造成損害。一般情況下,脂質大部分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兩種,而不飽和脂肪酸又分為一價不飽和脂肪酸與多價不飽和脂肪酸。
通常給予人們健康印象的植物油中所含有的多價不飽和脂肪酸,如果攝入過多,那么連同壞膽固醇一起,好膽固醇的攝入量也會下降,而多價不飽和脂肪酸易酸化,酸化之后容易使損傷細胞,使細胞衰老,從而導致生活習慣病。
專家建議,在飲食的時候最好是將飽和脂肪酸、一價不飽和脂肪酸和多價不飽和脂肪酸按照3:3:4的比例進行攝取,這對身體是最好的。因此不能特別偏好某一種油,而要魚、肉、植物油三者進行平衡搭配。
(責任編輯:吳燕 )
文章關鍵詞:
紅葡萄酒是紅酒的一種,是鮮葡萄汁制,有一定的保質期,而干紅是葡萄皮所制可長時間放置;詳細>>
紫菜湯是人們愛好的家常菜肴,但喝紫菜湯能治病,可能會讓很多人意外。隨著氣溫逐漸走低,感冒的人也多了起來,注射吃藥固然能解決題目,用自然的……詳細>>
孩子的正常體溫是可以在一定范圍內波動的,短暫的體溫波動,全身情況良好,又無明顯癥狀,可以不認為是生病。一般情況下,體溫低于38℃屬于低熱……詳細>>
民間有“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之說。秋天風干物燥,人最易上火。在這冷熱相宜的秋季,一盤爽滑脆生的蓮藕,是餐桌上不可多得的主打菜。詳細>>
荸薺俗稱馬蹄,黑色的外表卻又很甘甜的額果肉,食用的方法也很多。可以做餃子餡、也可以生吃、煮著吃,荸薺煮著吃是有一定的退燒的功效的,也是因……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