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魯南傳統名吃糝湯
糝(sa)湯,又名“肉粥”,一種傳統名吃,流行于魯、豫、蘇、皖四省交界的很多地方,現為當地百姓的平常早餐。它的歷史悠久,《說苑·雜言》中就有“七日不食,藜羹不糝”的記載,春秋時代的名著《墨子非儒下》載:“孔子窮于陳蔡,藜羹不糝”。《禮記·內則》稱:“糝,取牛、羊之肉,三如一,小切之。與稻米二,肉一,合以為餌,煎之。”這里所說的“糝”,頗類今糝。清康熙年間《沂州志·秩》所列16種品中有“糝食”。相傳糝是古代西域人的早餐飲料,唐朝傳入內地。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喝了此湯大加贊賞,問當地人這叫“啥”?皇帝金口玉言,當地人也叫它“啥”湯。糝湯尤其以臨沂、濟寧、徐州、濟南、棗莊等地為佳。
糝湯的做法是:主要以肥牛羊肉、母雞肉為原料,配以大麥麥仁、大料、蔥、姜、辣椒、胡椒、味精、食鹽熬制而成。其制作方法是:頭一天晚上將白條雞、牛羊肉洗凈,濾去血水,放入套在鍋上的木筒內,再將水燒開,然后放入大麥麥仁、蔥、姜、大料(包括花椒、元茴、丁香、草果、草蔻、三代、桂皮、良姜等,裝入袋內)、辣椒(另裝入袋內),煮4小時后,改文火再煮1-2小時,燜緊蓋嚴,不能跑氣。第二天早上再將煮好的湯鍋燒開,兌入適量開水及芡汁,滾鍋后放味精、胡椒即成。食用時,用長把勺盛入碗內,淋上香油,湯面上撒一把韭黃或蒜苗花。此湯經反復煮熬,不腥不膻,鮮美可口,香味俱佳。它吃肉不見肉,原湯原味,濃香誘人。由于此湯以多種肉類為主,又加以數種配料,熱量高,味道全,冬季特別受人歡迎。糝的用肉,古代僅用牛、羊肉,傳入內地后兼用雞、鴨肉,后來漢族人又制作了豬肉糝。其中以雞肉糝味道最佳。喝糝有四大講究,即熱辣香肥,一碗熱糝配以油條、燒餅、油餅、蒸餃等食用,是美好的早餐享受。糝不僅味美可口,營養豐富,而且有祛風驅寒、開胃、利尿、止嘔等功效。
(責任編輯:徐茜茜 )
文章關鍵詞:
菏澤單縣、萊蕪金家、棗莊道北、臨朐五井是山東四大名牌羊湯產地,做法、吃法和口味各有千秋,而知名度最高的,當推單縣羊湯。你看全省各地,哪兒……詳細>>
甏肉干飯為山東濟寧地區傳統特色小吃。她起源于元朝。隨著京杭大運河的開通,南方的大米從水路運往北方。當時的人們把用陶器燉出來的肉和大米飯放……詳細>>
那家館白肉血腸的特點是:選料考究、制作精細、調料味美;白肉肥而不膩、肉爛醇香、血腸明亮、鮮美細嫩;配以韭菜花、腐乳、辣椒油、蒜泥等佐料,……詳細>>
朝天鍋成了濰坊名吃,鍋里一般放有整雞和豬腸、豬肚等。雞只煮湯不出售,吃時顧客圍鍋而坐,掌鍋師傅舀上熱湯,加點香菜末和醬油等佐料,顧客既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