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海鮮含汞量超標的新聞最近經常見報,使很多人心里直打鼓:到底還能不能吃海鮮呢?海鮮,包括魚、蝦、蟹、貝類,仍然應該是人們日常膳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應多吃海鮮,最好是保證每周2—3次,每次100克。海魚中的不飽和脂肪酸能使血液中的低密度膽固醇減少,同時還能抵抗血液凝固,從而減少老年人患冠心病、高血壓和中風的幾率。
不過,有些人確實應該少吃海鮮。海鮮的含汞量越來越高,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如果常吃海鮮(指每周4次以上,每次100克以上),會影響胎兒和新生兒的神經系統發育,而且某些癥狀要到孩子7歲甚至是14歲以后才出現。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應少吃海鮮,每周最多1-2次,每次100克以下,而且不要吃金槍魚、劍魚等含汞量高的海魚。
患有痛風、關節炎和高尿酸血癥的病人應少吃海鮮。因為海鮮中嘌呤含量較高,病人吃了以后容易在體內形成尿酸結晶,加重病情。此外,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病人應少吃海鮮,因為海鮮含碘量較高,過高的碘也會加重病情。
(責任編輯:蘇雅婷 )
常常聽到膽固醇高的人說,他們不能吃海鮮,因為其中膽固醇含量太高,有些人甚至對海魚也望而卻步。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很多海魚都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詳細>>
需要提醒的是,膽固醇高的人全天攝入所有食物中的膽固醇量最好少于300毫克。也就是說,如果您一天吃了1個雞蛋,大約含有283毫克膽固醇,那……詳細>>
第九屆聯合國糧食及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法規委員會決定,取消成人每天攝入6-7.5克味精食用限量的規定,但嬰兒食品仍慎用。味精可使食物味……詳細>>
為防早產及流產,孕婦飲食安排要科學合理,如忌用茴香、花椒、胡椒、桂皮、辣椒、大蒜等辛熱性調味料。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