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辣根,或許我們在平日中了解的不太多,但是辣根可作為調料出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但是它的功效和作用卻是當引起重視和充分利用的。據了解,辣根可治療皮膚病,有利尿、興奮神經之功效。還具有較強的抗癌效果。
辣根,別名:馬蘿卜,屬罌粟目,十字花科、辣根屬多年生直立草本。全體無毛。根肉質肥大,紡錘形,白色,下部分枝。莖粗壯,表面有縱溝,多分枝。原產歐洲東部和土耳其,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中國的青島、上海郊區栽培較早,其他城郊或蔬菜加工基地有少量栽培。
藥理作用
柯椏素無抗菌作用。 對皮膚、粘膜有刺激性。 能治療牛皮癬;對皮膚的炎癥反應與治療效果是相平行的。
其油膏用于皮膚科,治其他慢性皮膚病或瘙癢等。
有人認為基質如用凡士林要比羊毛脂好。 對面部,特別是眼有刺激性,應避免觸及。
其作用據云與其對皮膚角蛋白有化學親和力,能攝取其中的氧,而使其本身氧化有關。
口服能引起胃腸刺激。 口服0.18克即可引起吐、瀉。 皮膚、粘膜皆可吸收,吸收后能刺激腎臟,發生腰痛、血尿、蛋白尿、管型等。
如尿呈堿性,并可使尿呈紅色。 如用其油膏,也可使皮膚或衣服染成棕紫色。
另有人報道,如用犬的肝勻漿作試驗,柯椏素能增強酸性磷酸蛋酯酶的活性。
營養價值
肉質根是主要的食用部分,具有強烈的辛辣味,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成分,是生吃魚片必須的調味品。磨碎后干藏,備作煮牛肉及奶油食品的調料,或切片入罐頭中調味。出口創匯,銷路很暢。辣根皮可提煉辣根酶,用于醫藥上;葉片經加工可生產天然綠色色素,全株均可作藥用或飼料。中國自古藥用,有通氣、利尿、興奮神經之功效。
臨床應用
治療皮膚病取拿藥干根6兩切碎,浸于45度白酒或醋1斤中,7~15天后濾取藥液,局部涂布,每日3次;或用拿蒟干根2兩切碎,加水煎取濃液供局部洗滌,每日1~2次。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