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傳統飲品酸梅汁、綠豆湯、龜苓膏,這些明星中藥解暑飲料,有一定的飲用禁忌,喝對了才能既解暑又養生。
酸梅汁:體虛者涼飲易腹瀉
作為歷史悠久、老少皆宜的降暑明星產品,酸梅汁的種類非常豐富。但無論輔料如何千變萬化,基本的成分都是烏梅、烏棗、山楂和冰糖。烏梅酸甘免疫、生津止渴,烏棗安神健脾,而山楂健脾開胃、消食解暑。這幾份主料就決定了酸梅汁的消暑解渴功效。
酸梅汁中添有冰糖,冰糖具有潤肺、止咳、清痰和去火的作用。可別小看了這一味小小的輔料,“夏季人們容易心煩氣躁,沒有食欲,酸甜的東西能夠開胃解暑,還能夠調食、調味。”有傳言稱酸梅汁多喝會導致腹瀉,這是因為夏季人們圖爽快,常喝冰鎮酸梅汁,涼性自然會致腹瀉。
因此,建議脾胃不好、體質虛寒的人,可將煮制后的酸梅汁自然放涼再飲用,便不會導致腹瀉。酸梅湯一次喝不完,最好在冰箱里存放。
綠豆湯:服用中成藥時別喝
綠豆被稱為“濟世良谷”,中醫認為,它味甘性寒,清熱解暑,止渴除煩。是一味既能食用又能藥用的食材。用綠豆煮湯,加一點冰糖,連同煮爛了的豆子一同食用,是很多人夏季日日必備的解暑飲品。
綠豆湯雖然物美價廉,但脾胃相對較弱的人,不宜直接飲用。李明醫生建議將綠豆加米煮成粥,可做健脾調胃、解暑降火的夏季主食。
此外,綠豆可以調解中藥,所以在服用中成藥的過程中,不能飲用綠豆湯。李明醫生提醒說,冰鎮的綠豆湯能降溫解暑,但是脾胃失調或者是體質虛弱的人不可以貪涼,飲用常溫下自然冷卻的最佳。
龜苓膏:一周最好只吃兩三次
龜苓膏歷史悠久,相傳最早是清宮中皇帝的藥膳,如今已“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老百姓的日常滋補品。不同于酸梅汁、綠豆湯可以天天飲用,龜苓膏不宜多食,一周吃兩到三次可以起到調節身體的作用。
夏季天氣炎熱,很多人不愛吃東西,喝冷飲、吃涼菜的居多,熱菜的進食較少,這樣脾胃的濕氣會相對大一點。
而龜苓膏中的主料是茯苓,有健脾、除濕、滋補、安神的效果,所以夏季食用龜苓膏可以調節脾胃、去除暑濕。
但龜苓膏雖有清熱排毒的功效,但本身偏寒,因此,脾胃本就虛弱的人應該少吃,脾濕過于嚴重的人不能食用。
文章關鍵詞:
炎炎夏日,要解暑降溫,離不開各式各樣的飲品。不過,在享受清涼時要當心,水在高溫環境下也容易滋生細菌、腐敗變質。詳細>>
炎炎夏日,泡一盞花茶,花朵的清香沁人心脾,焦躁情緒慢慢消融,心靜自然涼!下面向大家推薦了幾款簡單實用的消暑生津美茶,助你安然度夏。詳細>>
“街頭小店的沖調飲品,主要是滿足人們清涼的口感需求,幾乎沒有什么營養,偶爾喝喝并無大礙。”食品安全專家、營養專家建議,夏天最佳的飲品還是……詳細>>
炎熱的夏季紫外線照射強烈,容易引起中暑以及熱感冒。本身在夏季身體中大量的水分流失,易讓人們脾氣變得暴躁和心煩意亂,推薦7款飲品清熱消暑。詳細>>
很多人認為夏季解暑應該多吃冷飲,涼拌菜,其實并不完全對,喝些粥水對于消暑也是不錯的。那么夏季解暑喝什么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