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豆漿是很多家庭早飯餐桌上最常見的飲品之一,甚至大多數人習慣自己在家打豆漿。在打豆漿之前,是否需要提前泡好豆子呢?制作豆漿還需要注意哪些呢?下面就來為大家解答一下吧。
豆漿的營養價值
腦血管保健液。多喝鮮豆漿可預防老年癡呆癥的發生。常飲豆漿可維持正常的營養平衡,全面調節內分泌系統,降低血壓、血脂,減輕心血管負擔,增加心臟活力,優化血液循環,保護心血管,并有平補肝腎、增強免疫等功效,所以有科學家稱豆漿為“心血管保健液”。
降血糖。最近國外有學者研究證實,豆品飲料具有降血糖作用,豆漿是糖尿病患者極其寶貴的食物,因為糖尿病患者攝取大豆富含水溶性纖維的食物,均有助于控制血糖。
養顏。現代營養研究認為,鮮豆漿除了含有植物雌激素以外,還有大豆蛋白、異黃酮、卵磷脂等物質,對某些癌癥如乳腺癌、子宮癌還有一定的預防作用,是一味天然的雌激素補充劑。同時,豆漿還含有一種牛奶所沒有的植物雌激素“黃豆苷原”,該物質可調節女性內分泌系統的功能。每天喝上300~500毫升的鮮豆漿,可明顯改善女性心態和身體素質,延緩皮膚衰老達到美容效果,并能減少青少年女性面部青春痘、暗瘡的發生,使皮膚白皙潤澤。
防治癌癥。豆漿中的蛋白質和硒、鉬等都有很強的抑癌和治癌能力,特別對胃癌、腸癌、乳腺癌有特效。據調查不喝豆漿的人發生癌癥的概率要比常喝豆漿的人提高50%。
防止腦中風。豆漿中所含的鎂、鈣元素,能明顯地降低腦血脂,改善腦血流,從而有效的防止腦梗塞、腦出血的發生。豆漿中所含的卵磷脂,還能減少腦細胞死亡,提高腦功能。
下面來看看如何制作豆漿吧。
喝豆漿的注意事項
盡量別摻綠豆、大米等。原料要選用上等的大豆,可摻雜少量的黑大豆,做出顏色發暗的豆漿;摻雜數枚花生、核桃等堅果,豆漿口感更滑,味道也略香。盡量不要加入綠豆、紅豆、大米等富含淀粉的原料,淀粉的存在會使豆漿口感有一點點發黏,味道也被掩蓋。
大豆與水的比例大約為1﹕18—20。之前有報道稱,豆和水的比例在1﹕3左右最合適,但這個比例做出的豆漿中蛋白質含量高達8.7%,再加上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它的稠厚度足以與豆腐相比。根據《中國食物成分表》,豆漿中蛋白質含量為1.8%,因此大豆與水的最佳重量比例是1﹕18—20。加點蜂蜜更健康。
大豆中幾乎不含有淀粉和蔗糖,所以豆漿毫無甜味,但加蔗糖不利于控制血糖,喜歡甜豆漿的人不妨加點蜂蜜。蜂蜜是天然糖,且以果糖為主,甜度高用量少,比較健康。為減少對蜂蜜中活性物質的破壞,豆漿打好后不要馬上加蜂蜜,稍放涼準備喝之前再加最好。
與熱好的牛奶混合喝。這種混合方式常被某些熱衷“食物相克”的人士反對,但其實這種做法不但毫無害處,而且還因蛋白質互補提高了營養價值。不過,如果不喜歡串味,可分開喝。
制作豆漿需要泡豆子嗎
不泡豆子聽起來好像很方便,其實要花費更長的時間。頭天晚上泡豆只需要一兩分鐘的時間,但浸泡之后就可以很快地打出豆漿來;如果不泡豆子,啟動豆漿機之后的程序就要延長很多,帶上了一段加溫促進豆子吸水軟化的時間,實際上更費電費時。所以,從低碳環保的角度來說,或者從早上喝豆漿節約時間的角度來說,顯然是泡豆子更有利。
泡豆子可以提高出漿率。和不泡的相比,把豆子浸泡12小時之后,豆漿的產率可以提高10%,而豆渣的產量有所下降。在12小時之內,泡的時間越長,出漿率就越高。也就是說,泡豆子有利于組織破碎,可以讓豆漿打得更細一些,使其中的營養成分更好地釋放出來。從口感來說,自然也是泡過的豆子做出來的豆漿口感更好。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
豆漿是很多家庭早飯餐桌上最常見的飲品之一,甚至大多數人習慣自己在家打豆漿。在打豆漿之前,是否需要提前泡好豆子呢?制作豆漿還需要注意哪些呢……詳細>>
豆漿是中國傳統早餐不可少的,很多人對打豆漿前要不要泡豆子有疑問,那么,打豆漿前要泡豆子嗎?詳細>>
豆漿性質偏寒,消化不良、嗝氣和腎功能不好的人,最好少喝豆漿。由于豆漿是由大豆制成的,而大豆里面含嘌呤成分很高,且屬于寒性食物,所以有痛風……詳細>>
自從市場上推出了可以不泡豆的豆漿機,人們就開始為一件事情困惑:要做出好豆漿來,豆子要不要提前泡呢?泡豆和不泡豆做出來的豆漿,質量一樣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