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潮汕人吃干飯,今天多用“炊”方式,并且多用電飯煲或壓力鍋。從前也有用鼎炆飯,但不管城鎮或鄉村,多數人家還是采用撈飯的方式。撈飯俗稱“糇飯”。
撈飯比炆飯放的水多一倍,煮的時間長一些,份量也多些,俗謂“炆三糇四”——一筒米,炆的有三碗,糇的可以盛四碗。當然,這不是唯一的原因。那年月,煮一頓飯,總要多種考慮。
譬如說,家中的老人小孩子,有人不喜歡吃干飯,那么,主廚者用鐵笊籬或竹笊撈飯之后,留下的少量的飯在湯中,再滾一滾,便成稀粥湯了。老人孩子要吃稀飯,便不用另煮一鍋。大家吃干飯之后,再喝一碗粥湯,胃部也特別舒服。最后吃剩的,便用來喂豬。這叫做一飯多用。
海陸豐人也同樣吃撈飯,所不同的是,他們從來不用飯笊,而用鼎蓋。飯煮熟后,將鼎蓋斜插向鼎里,自身邊往對面輕輕一推,便上干下稀,兩兩分明了。飯和湯分盛兩個缽,先吃干的,后吃稀的。所以,他們吃飯幾乎不用上菜湯。
早飯盡管吃的是稀飯,也要多種考慮,頭滾常常要先舀兩勺米湯,潮汕人也叫“飲”,放在臉盆稀釋。衣服洗后,在這清“飲”里過漿。那年月沒有肥皂,過漿的衣服不易皺和不沾污垢,容易洗滌。
吃剩的飯湯,還要將澄清的倒在甕里作酸泔。老婦人的夏布衣服(菠蘿、膠播、白苧之類)洗后放在甕里浸一夜,用酸泔漂白,便亮麗如新了。
當年潮汕人煮的飯,如此多加水,實在談不上香噴噴。但那個年代,人們考慮的是如何吃飽,還要照顧方方面面,所以,口感方面,與今天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
喜歡吃火鍋的朋友應該都聽說過海底撈吧!很多人為了吃海底撈火鍋,每次都不惜排長隊等候,可是你知道嗎?最近有媒體曝光了海底撈后廚有老鼠亂竄,……詳細>>
豆干丸是饒平的家常菜,是儉年豐年都少不了的一道菜。在粗瓷大碗里,是漂浮著芹菜碎末的清湯,湯上薄薄一層油花。一個個渾圓的豆干丸,個子勻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