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在南方地區,初夏時節尤其容易生病,疲乏,水腫,長痘痘出濕疹……也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你會發現早上起來人特別困乏無力,刷牙的時候嗓子惡心,口干舌燥,一照鏡子發現自己容顏憔悴,皮膚暗淡無光……如果你伸出舌頭,十有八九會發現,舌頭邊緣有鋸齒狀,白白的舌苔鋪滿了整個舌頭,舌頭中間還可能有裂紋……如果上廁所,還會發現自己大便溏稀不成形,需要很多手紙才能擦干凈屁股,有時候還便秘……那么,這些到底都是怎么一回事呢?到底該如何避免?
到底身體出了什么問題?如何解決?
體內濕氣重,導致水濕內阻,造成舌頭胖大,舌的邊緣受到牙齒的擠壓,久而久之,就成為了齒痕舌。所以舌頭邊緣有鋸齒,說明體內長期有濕氣。
濕氣重并非僅僅引起齒痕舌和大便溏稀這么簡單,畢竟這沒有什么大不了,但是身體的其他癥狀會越來越加重,最終會引發一系列的疾病。
起初濕氣重的人只是感覺舌像異常,大便溏稀不成形、皮膚起疹起痘,稍重時胸悶乏力、體態困乏、咽喉腫痛;進一步發展,會出現關節疼痛,體型肥胖;久而久之還會引發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
其實濕氣的危害還遠不止于此,據權威數據統計,濕氣能到直接或者間接帶來的疾病多大40多種,毫不夸張的說濕氣就是萬病之源。所以對于廣大的朋友來說,祛濕顯得非常有必要,那么如何調理體內的濕氣呢?
要想徹底去除體內的濕氣,需要從幾個方面調理:
晚餐要少吃,飲食宜清淡,少食辛辣油膩的食物、少飲酒、少喝冷飲,這樣才能養護好脾胃,避免體內濕氣的產生,從源頭上解決濕氣重的問題。
多運動,每天走路40分鐘,或練太極、瑜伽等有助于改善微循環的運動。這樣有助于保持經脈氣血的暢通,避免體內垃圾廢物留滯,使得體內濕氣無處藏匿。
少思慮,多靜心,因為思慮過多會傷脾,脾虛則生濕。精神緊張、壓力大、情緒不舒暢的人,很容易變成濕氣重的體質。
古話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币馑际钦f濕性重濁、黏滯,由濕熱造成的病不易好。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薏米有祛濕的作用,但是薏米多種多樣,產地也有所不同,所帶來的效果也有所不同。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所記載的薏米正是采集于福建的享米。是目前國家唯一確認的糧藥兼用的薏米。享米早在宋代就大面積栽培,已有上千年歷史,在明代更是貴為朝廷貢品。在中國眾多的享米中,享米是顆粒最小的,從中醫的角度來講享米的顆粒而小,藥用價值也就越高。
當年皇帝偏偏只選擇了產自一個小村子的薏米作為朝廷的貢品。足以說明它的營養價值之高。在福建當地有句民謠這樣唱道:“享米勝過靈芝草,藥用營養價值高,常吃可以延年壽,返老還童立功勞”。
享米白果筒骨湯
材料:享米、白果仁各適量
做法:
提前把享米洗凈,浸泡3小時左右。筒骨反復清洗去掉血水,和姜片一起加入高壓鍋,加入適量水。把白果仁取出去掉紅衣和泡好的享米加入鍋中在鍋中滴入幾滴白醋,然后蓋好蓋子開火煲,氣上來后轉小火壓40分鐘。
享米紅豆粥
材料:享米10克、紅豆20克、芡實5克、枸杞2克
做法:
將享米、紅豆等洗凈,紅豆、糙米、享米要提前浸泡1小時。然后將所有材料盛入燉盅,放入適量的水,文火燉3小時,根據個人口味加入冰糖,即可食用。為了更好的效果,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添加其它的材料。
祛濕調理方劑--青錢柳薏仁茶
做法:取青錢柳和薏仁各3克,磨成粉后加溫水沖泡8分鐘,熱飲(沖泡過程中用勺子由上往下順時針慢慢旋轉,可以幫助快速融化)。嫌麻煩的市面上應該也有袋泡茶,沖泡3分鐘即可。
青錢柳,也叫搖錢樹,入藥有利水消腫與清熱解毒等功用。金錢柳葉中富含的水提物和醇提物(皂苷、黃酮),均可以保護血管通透性,擴張管狀動脈和改善血液循環,能有效的將體內堆積的垃圾排除出去。而薏仁有健脾利胃、祛濕的功效。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藥。
薏米跟金錢柳搭配,祛濕效果顯著。很多南方人每天喝1~2杯薏米金錢柳茶,過不久就會發現,整個人神清氣爽,厚厚的舌苔薄了,頭發和臉部沒那么愛出油了,水腫的情況好了很多,長痘的背后也變得光滑了。
(責任編輯:詹遠 )
很多的朋友一到夏天,就會感覺身體累,還會有全身乏力、疲倦,甚至失眠心煩、口舌生瘡等癥狀,其實這大多是因為濕氣重引起。一旦發現身體有濕氣重……詳細>>
在生活中不知道你是否也有經歷過這樣的情況,在某一段時間內總是莫名其妙的長痘,而且反反復復、有時候會覺得全身無力、但卻說不出哪里不舒服。還……詳細>>
雨水節氣過后,春雨通常會慢慢增多。但雨水過多會導致濕氣過盛,對人體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濕困脾胃,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瀉等癥狀。詳細>>
葡萄的神功妙用,在于它含有豐富的葡萄糖和果糖。人們平日吃的大米等主食都要轉化為萄萄糖才能為人體所吸收,而將葡萄吃進胃里,可以直接為人體所……詳細>>
濕氣是中醫術語,是風、寒、暑、濕、燥、火這六淫邪氣之一, 為萬惡之邪。濕氣還是現代人健康的克星,也是絕大多數疑難雜癥和慢性病的源頭或幫兇……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