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隨著社會發展,漸漸地,不少人開始不吃主食,甚至拒之門外,尤其是在減肥期間的朋友,甚至在一日三餐中都不吃,覺得這樣可以很快的就瘦下來。其實,不吃主食對減肥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幫助,反而會危害我們的健康,不信你接著往下看!
不吃主食容易導致哪些疾病?
1、糖尿病
部分糖尿病患者如果主食攝入量太少,處于半饑餓狀態,容易出現反應性高血糖,引起低血糖抗病能力下降。長此下去,患者身體消瘦,脂肪異生,易得高脂血癥等各種并發癥,給治療帶來困難。
2、心血管病
由于許多蔬菜是用過多的烹調油炒成的,有的菜就像泡在油里,容易讓油脂攝入增多。同時,增加蛋白質和脂肪豐富的禽畜魚類的進食,也會導致體內脂肪囤積過多,不但會引起肥胖,高脂血癥、高血壓、冠心病也會接踵而至。
3、大腦退化
主食吃得少,碳水化合物攝入遠遠不夠滿足人體需要,會導致體內重要物質的匱乏,如:葡萄糖減少就會導致大腦思維活動受影響。據研究,大腦每天需要約130克淀粉主食提供能量,若不足,可產生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思維遲鈍、焦慮不安等,嚴重影響大腦思維。
4、大腸癌、結腸癌
不吃米飯,而空腹大量進食魚、肉等高蛋白質食物,不但浪費蛋白質,還增 加了身體內的廢物產生。因為蛋白質分解之后,會產生大量含氮廢物,不但增加了肝臟和腎臟的負擔,還促進大腸中的腐敗菌增殖,影響腸道微生態平衡,增加罹患 大腸癌的風險。而脂肪攝入過多,也容易造成結腸癌高發。
5、脂肪肝
喝酒吃菜不吃飯尤易損肝傷膽。即使盡量少吃或不吃含飽和脂肪酸的動物性脂肪,改吃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這在抗動脈粥樣硬化方面自然有益,但酒席上控制不了油和菜的攝入量。日久就會加重體內脂質過氧化、損傷肝細胞,還可能誘發膽石癥;飲酒會加重這種損害,引發或加重脂肪肝。
6、體毒堆積
只吃飯不吃菜,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身體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也就不足。而碳水化合物具有解毒功能,一旦缺乏,血液中有毒廢物不能及時排除,就會造成膚色黯淡、臉色難看。
每天應吃多少主食?
主食之所以被稱為主食,是因為這是我們能量的主要來源。糧食和薯類(紅薯、土豆、山藥、芋頭等)是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的塔基,塔基不穩,塔就會倒了。成年人每天應該吃半斤到八兩的谷薯類,也就是一頓二兩左右的主食。無論是正常人或是糖尿病病人,每日主食量不能少于150克(3兩)。長期碳水化合物過少使體內血糖水平低,體力不強,精力不佳,影響大腦功能。長時間主食量不足,葡萄糖來源缺乏,身體就要動用脂肪和蛋白質來供能。脂肪分解過多,會生成大量酮體,引起酮癥酸中毒。蛋白質分解,會導致肌肉營養不良。
如何吃主食才健康又減肥?
1、量要夠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人們應保證每天攝入谷類和薯類食物250克~400克,運動量大的人可適當增加。其中薯類及雜豆類應該占到一半以上。
2、種類要多樣
我們常吃的精米精面會在加工過程中損失大量營養素,特別是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因此,膳食中應注意粗細搭配,常吃粗糧和全谷類食物,每天50g~100g為宜,杜絕頓頓精米白面。
3、要清淡
主食的特點在于淀粉多、脂肪少、含鈉少,比較清淡,如果配上豐富的菜肴,恰好能為人體提供均衡的營養。但生活中,人們更青睞炒飯、油酥餅、炸饅頭等花樣主食,雖然好吃,卻在無形中吃進不少油和鹽,對健康不利。因此,最好選擇白米飯、蒸饅頭等不加油鹽的主食。
4、搭配要合理
不同種類主食的合理搭配,可以提高其營養價值。比如谷類蛋白質中賴氨酸含量低,而豆類蛋白質中富含賴氨酸,但蛋氨酸含量低,將兩者結合食用,可以互補,大大提高營養利用。
5、烹調方式要合理
一些錯誤的烹調方法會讓主食的營養大打折扣。建議不要過度淘米,反復搓洗會使米粒外層營養素丟失;不要用撈蒸方式煮飯,即棄米湯再蒸;煮粥不要加堿,發面時最好用酵母,而不是小蘇打;少用油炸的方式制作主食。
營養專家提供的選主食的原則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有40多種,每個人對各種營養素的需要量也不相同,更實際的是,大家的口味不同,所以平時盡量調整精細糧、主副食口味的同時,努力平衡膳食。!
(責任編輯:詹遠 )
文章關鍵詞: 每天應吃多少主食 如何吃主食才健康又減肥 不吃主食容易導致哪些疾病
有很多在減肥的女性朋友會在一日三餐中不吃主食,認為這樣可以有效減肥,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吃主食對減肥沒有任何的作用。并且,如果每天所吃……詳細>>
不吃主食可以減肥嗎?女生一旦開始減肥,第一個行動就是節食,并且以不吃主食為主。因為深信吃主食會發胖的傳言,反而陷入了減肥誤區。詳細>>
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減肥的人就餐的時候只吃蔬菜水果不吃主食,因為覺得主食熱量太高,不合適減肥的時候吃。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不吃主食就能瘦下來……詳細>>
大家在平常的一日三餐中都是怎么吃的,是每日都會食用營養豐富的主食呢?還是為了減肥,只是吃一些零零碎碎的水果,面包呢?那么在此我想告訴大家……詳細>>
體內50%以上的能量源于碳水化合物,科學合理的飲食中包含足夠量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太少或太多均會影響身體健康。部分人為能減肥而完全拒絕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