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歷來就有在我國民間廣泛利用的一種野草艾葉,有的用它的治療養病,有的用它來食用充饑,更有的用它作為辟邪驅毒的信物,用途非常廣泛,直到現在,許多民間老人家也會對艾葉比較鐘情,視為好東西,看到了常常要將它采回家,曬干保留,以備后用。而艾葉也宜為生長,特別是在我國南方的丘陵地帶,荒山上遍野都是,生長得極為茂盛。相傳,現千多年來,每逢端午人們在吃粽子賽龍舟紀念屈原的同時,還會將采集到的艾葉插在門楣上,用以辟邪驅毒。艾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經。能夠驅寒除濕,止血溫經。適合用于虛寒性出血、腹痛,對于婦女的虛寒、月經不調、腹痛、崩漏都有著 很強的藥用療效,更是一種婦科良藥。
“艾葉”治女性百病
1、葉治功能性子宮出血,產后出血:
艾葉炭50克,蒲黃、蒲公英各25克。每日一劑,煎服二次。
2、艾葉治療婦女白帶:
取艾葉5%煎湯去渣,雞蛋2個放入湯內煮后吃蛋喝湯,連服5天。
3、葉治婦人崩中,連日不止:
熟艾如雞子大,阿膠(炒為末)25克,干姜5克。水五盞,先煮艾、姜至二盞半,入膠烊化,分三服,空腹服,一日盡。
4、艾葉治妊娠卒眙動不安,或腰痛,或胎轉搶心,或下血不止:
艾葉一雞子大,以酒四升,煮取二升,分為二次服用。
5、艾葉治濕冷下痢膿血,腹痛,婦人下血:
干艾葉200克(炒焦存性),川白姜50克(炮)。上為末,醋煮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溫米飲下。
艾葉的食用方法有很多種,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10種艾葉的食用方法,以及食用它們有哪些作用等。需要注意的是,陰虛血熱者慎食之。
1、母雞艾葉湯:
做法:老母雞1只,艾葉15g。將老母雞洗凈,切塊,同艾葉一起煮湯,分2~3次食用。作用:補氣攝血,健脾寧心,適用于女子體虛不能攝血而致月經過多,心悸怔仲,失眠多夢,少腹冷痛等。
2、艾葉紅糖水:
做法:生姜5片,大棗5枚,艾葉15g,紅糖適量,水煎服。作用:用于婦女痛經。
3、艾葉肉圓:
做法:把豬肉和艾葉分別剁碎后加入適量鹽、姜、味精、花生油、生粉、雞蛋拌勻,然后用常法加工成肉圓或肉餅。或煮、或煎、或蒸,均可。作用:暖胃安神。
4、艾葉阿膠粥:
做法:阿膠20g,干艾葉10g,紅糖1大匙。干艾葉先以3碗清水煎煮20分鐘,倒出藥汁。將阿膠搗碎,加入藥汁中,煮至完全溶解(邊煮邊攪),加紅糖拌勻。月經期間經量過多時服用。每日2次適合。
5、艾葉餅:
做法:將艾葉打成漿,再用糯米粉做成一個個艾葉餅,口感上有很香濃的艾葉香,并有少許的艾葉苦味,吃后齒頰留香。作用:有美容養顏的功能,是婦女坐月子的理想點心,并對感冒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6、艾葉甜湯:
做法:艾葉15g,白糖20g,共煮湯飲用。作用:清熱利濕,活血化瘀,適用于婦女經來煩燥,尿赤灼痛,口干口苦,喜冷水,便秘難下,舌紅苔黃,脈數無力等。
7、艾葉雞蛋:
做法:生姜15g,艾葉10g,雞蛋2個,加水適量煮熟后,蛋去殼放入再煮,飲汁吃蛋。作用:用于女子月經過多。
小貼士:用艾葉水泡腳能有效的祛虛火、寒火,可以治療門腔潰瘍、咽喉腫痛、牙周炎、牙齦炎、中耳炎等頭面部反復發作的與虛火、寒火有關的疾病。只要是發生上述疾病時,可取艾葉一小把煮水后泡腳艾葉做成或用純的清艾條取四分之一,撕碎后放入泡腳捅里,用滾開的水沖泡一會兒,等艾葉泡開后再對一些溫水泡腳,泡到全身微微出,但不能大汗,再多喝一些溫水,注意要不吃寒涼的食物,并休息好,一般連泡2-3天后,這些因虛火、寒火引起的頭面部、咽喉部的不適都會明顯好轉或消失了。但艾葉泡腳,也不能經常泡,因為艾葉泡腳能將虛火、寒火往下引,就會引起頭面部的氣血兩虧,供血不足,反而會引起頭暈、頭痛,及情緒上的變化等
(責任編輯:詹遠 )
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段補腎,是因為此時是腎經氣血比較衰弱的時辰,在此時泡腳,身體熱量增加后,體內血管會擴張,有利于活血,從而促進體內血液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