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高蛋白質飲食是指蛋白質含量高于正常飲食。因疾病引起機體蛋白質消耗增加,或機體處于康復期需要蛋白質進行再生、修復時,需在原飲食的基礎上額外增加蛋白質的供給量。為了使蛋白質更好地被機體利用,常需要同時適當增加能量攝入,以減少蛋白質的分解供能。
一、適應證
明顯消瘦、營養不良、腎病綜合癥、手術前后、燒傷或創傷患者,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如結核病、惡性腫瘤、貧血、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或其他消化系統炎癥的恢復期。此外,孕婦、乳母和生長發育期兒童也需要高蛋白飲食。
二、配餐原則
高蛋白質飲食通常不需單獨制備,可在原來飲食的基礎上添加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在午餐和晚餐中增加全葷菜如炒豬肝、炒牛肉一份,或在正餐外加餐,以增加高蛋白質食物的攝入量。
1、增加蛋白質 攝入量可按1.5~2.0g/kg,成人每天攝入量為100~200g。
2、營養素比例適宜 碳水化合物宜適當增加,以保證蛋白質的充分利用,每天碳水化合物攝入量400~500g為宜。脂肪適量,以防血脂升高,脂肪攝入量每天60~80g。每天總能量攝入量約12.54MJ(3000kcal)。
3、增加鈣供給 高蛋白質飲食可增加尿鈣的排出,長期攝入此類飲食,易出現負鈣平衡。故飲食中應增加鈣的供給量,如選用富含鈣的乳類和豆類食品。
4、足量維生素 長期高蛋白飲食,維生素A的需要量也隨之增多,且營養不良者通常肝臟中維生素A儲存量也下降,故應及時補充。與能量代謝關系密切的B族維生素應充足,貧血患者還應注意補充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K、維生素B12、葉酸、鐵、銅等的食物。
5、逐漸加量 增加攝入量應循序漸進,并根據病情及時調整,視病情需要,可與其他治療飲食結合使用,如高能量高蛋白飲食。推薦的飲食能氮比0.42~0.8MJ(100~200kcal):1g,平均為0.63MJ(150kcal):1g,以利于減少蛋白質用于能量需要而消耗,防止負氮平衡。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蛋白質低是指身體營養素失衡,蛋白質含量低于正常水平。蛋白質是三大營養素之一,我們每天需要通過飲食來攝入足量的蛋白質,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詳細>>
以高蛋白質和高熱量飲食為主通常,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會因體質改變而出現蛋白質消耗增加、小腸吸收能力減退、體重減輕等現象。此外,服用藥物……詳細>>
給寶寶添加蛋白質,應視寶寶情況而定。蛋白質對身體各個器官組織的形成是相當重要的,因為人體的肌肉、骨骼、皮膚,甚至負責生化反應的酵素、荷爾……詳細>>
甜菜頭熱量很低,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甜菜頭中的甜菜紅苷,含有消炎成分并能夠提高肝臟工作效率。詳細>>
豆類的品種很多,主要有大豆、蠶豆、綠豆、豌豆、赤豆、黑豆等。根據豆類的營養素種類和數量可將它們分為兩大類。一類以黃豆為代表的高蛋白質、高……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