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孩子發育比較快,于是很多家長就猛給孩子補充營養,但給兒童補充營養需要根據不同的年齡層來選擇,這樣才能使孩子更好的吸收,避免營養過剩或者營養不良等現象出現。與此同時,家長還需要注意的是給孩子補充營養一定要避免誤區,下面為大家具體介紹介紹。
學齡前兒童如何補充營養
幼兒期也叫學齡前期,指3~6歲兒童。這期間幼兒生長發育比較快,身體建造骨骼、牙齒、肌肉和血液,對營養的需求量較大。
值得注意的是,學齡前兒童的膳食雖然基本與成人相同,但主食中的糧食攝取量比成人少,而且對膳食質的要求比量的要求高,因而父母在為孩子制訂食譜時,要按照質優、量足、搭配合理、容易消化的原則,保證孩子能獲得足夠的營養。
幼兒食譜中有三類食物不可少:一是長力氣的食物,如糧、油、糖類,二是長身體的食物,如魚、蝦、肉、蛋、奶、豆制品等,三是增強體質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學齡兒童如何補充營養
6~12歲的兒童生長發育迅速,這個階段兒童體力活動加大,活潑好動,而且學習任務也較重,新陳代謝旺盛,因此,對營養的要求比較高。營養供給是否全面、比例適宜,不僅關系到生長發育和身體健康,對兒童智力發育、改善學習狀況、提高學習成績關系極為密切。
學齡兒童需要增加熱能,而且各種營養素的需要量比幼兒期有所增加,尤其是鈣、鐵、鋅、碘的需要量增加明顯;如果兒童的飲食中不飽和脂肪酸長期缺乏,對腦神經正常發育和智力發育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學齡兒童的早餐一定要吃好,如果不吃或者吃不好,所攝取的熱量滿足不了身體需要,特別容易出現饑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嚴重的還會出現低血糖、頭暈等。
接下來,再來看看給孩子補充營養的常見誤區有哪些吧。
兒童補充營養的常見誤區
牛奶+雞蛋的早餐方式實際上早餐如果沒有谷類食品,如饅頭、面條、稀飯等,很容易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另外,孩子喝完牛奶后,最好喝少量水清潔口腔。
給孩子吃鈣片補鈣,專家認為,嬰幼兒體內并不缺鈣,而是缺乏促使鈣被人體吸收的維生素D。與其花高價買鈣片,倒不如進行食補,或是買少量魚肝油滴劑直接滴入孩子口中。
寶寶營養全靠"湯",其實無論什么湯,湯中的營養都比不上肉類本身。湯雖味鮮,但只含少量蛋白質分解出的氨基酸、脂肪和很少的維生素、礦物質。
豆制品是蔬菜,實際上,豆制品可看作葷菜,如果孩子光吃肉末豆腐,就會缺乏蔬菜類所含的營養。
大便干燥只需吃香蕉,吃這些并不完全管用,最重要的是使孩子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排便時間要相對固定。
內臟等于肝臟,動物內臟對孩子的發育大有裨益,很多家長拼命給孩子吃肝臟,以為這樣就行了。實際上,動物內臟還包括心、肺、腰,而肝臟內經常存有有害成分,不宜多吃。因此家長應該多給孩子吃些其他動物內臟。
蔬菜削皮吃有營養,其實蔬菜連皮煮湯很有營養,如帶皮煮的蘿卜湯、絲瓜湯。另外,菜葉比菜梗有營養,比如煮青菜湯就很有營養。
吃高蛋白就會營養好,小兒的腎臟尚嬌嫩,如果天天攝入"高蛋白",天長日久,難免不堪重負。"高蛋白"不等于營養好,營養好是指膳食合理,多樣、平衡、適量。
因此,兒童補充營養需結合實際情況,切忌別補充過量,也不要盲目跟風哦!
(責任編輯:翟福娣 )
如何給寶寶補充營養比較好?寶寶是處于生長的孩子,因此營養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尤其是對于維生素等的攝入,因此需要父母給孩子合理的……詳細>>
在不同的年齡段對于營養需求是不一樣的,但是前提是要保證均衡的營養,不能盲目的補充,以免出現營養不均,不妨對照一下看看自己該補充哪些營養。詳細>>
據統計,我國兒童營養不良人數超一千多萬,居全球第二。兒童營養不良十分不僅影響生長發育,嚴重者還會導致死亡。那么兒童營養不良應該怎么辦?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