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兒童飲食習慣是否合理科學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正常成長發育,所以家長可不能馬虎。如果你是第一次養育寶寶,不如就來一起學兩招,看看兒童飲食習慣究竟怎么安排好吧。
兒童飲食安排方案
要吃多樣化食物,不要挑食、偏食。世上無任何一一生中食物可提供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素,因此必須吃多樣化食物,任何挑食、偏食都會妨礙我們獲得全面營養。基有些孩子僅僅對個別食物有所挑剔,家長可從同一食品組選擇其他食物代替,但嚴重的挑食、偏食,如不吃葷菜或蔬菜等,則必須予以糾正。每天菜譜應包括5個營養性食品組,缺一不可。
要均衡地吃各類食品,不要愛吃的多吃,不愛吃的少吃。不同食物具有不同一的營養成分,機體對各類營養分成分都有一個量的要求,攝入多了或少了都不行。如果我們愛吃的多吃,不愛吃的少吃,雖然表面上食物種類也很豐富,但從營養素的量來看就會發生偏差,破壞了營養素的平衡。應按比例攝入各級食物,并注意同組食物之間的搭配,如粗細搭配、深色與淺色蔬菜搭配、魚禽肉類的搭配等。
要按時用餐,不要在餐間多吃零食。一日三餐是我們攝入營養的主渠道,這符合人體消化系統的生理特點。若餐間多吃零食就會影響正餐時攝入食物的數量。有些學生經常在下午放學后購買路邊攤販食物,這些食品不僅營養成分單純,且大多存在食物衛生問題。家長們可在家中為孩子準備放學后的點心,但數量不宜太多。
兒童飲食常見誤區
早餐食譜單一。早餐是兒童攝取所需能量和營養(營養食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一日三餐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有關調查顯示,每天吃早餐的兒童中,男生的比例高于女生,且年齡越小,比例越高。在食用早餐的兒童(兒童食品)中,有一半存在安排不科學、食品種類單一、營養成分不均衡的現象,只有3成左右的父母在準備早餐時,注意了營養搭配。
盲目滋補。很多家長看著孩子不好好吃飯,怕孩子營養不足,哪怕自己省吃儉用,也想辦法給孩子買補品。其實,這樣對孩子更不好。因為,補品不能替代食品,各種營養成分吸收利用都有協同作用,盲目補充某些保健品,可能破壞營養素之間的平衡。再說,補品中除了人體需要的營養素之外,可能還含有其他成分,這些成分有可能給身體帶來不利影響,如激素會造成兒童性早熟。天然、新鮮、營養均衡的食物,才是兒童食品的最佳選擇。
不好好吃飯就吃開胃藥。孩子不吃飯,帶他去醫院,醫生總是給開胃藥。醫生是不是常常建議媽媽給孩子服用開胃藥?的確常常開出處方。但是,調整好孩子的飲食主要應從進食習慣入手,而不能單純地依賴開胃藥。飲食習慣是一種行為,不良的飲食習慣會對寶寶有非常大的影響。
過分迷信洋食品。從日前有關部門的抽檢可以看出,進口的兒童食品也并非百分之百完美的。客觀地說,如今的國產兒童食品,從質量和包裝上來看,較前幾年已有天壤之別了,有不少已達出口標準,因而不能迷信于一個“洋”字。
最后,再來看看哪些食物適合孩子吃吧。
兒童吃什么最好
小米:小米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脂肪、鈣、鐵、維生素B等營養成分,被人們稱為健腦主食。
雞蛋:雞蛋中含有較多的卵磷脂,可使腦中增加乙酰膽堿的釋放,提高兒童的記憶力和接受能力。如果兒童每天早餐吃1-2個雞蛋,不僅可以強身健腦,還能使孩子在學習中精力旺盛。
大豆:大豆含豐富的優質蛋白和不飽和脂肪酸,它們是腦細胞生長和修補的基本成分;大豆還含有1.64%的卵磷酯、鐵及維生素等,適當攝取可增強和改善兒童的記憶力。
魚類:魚肉含球蛋白、白蛋白及大量不飽和脂肪酸,還含有豐富的鈣、磷、鐵及維生素等,適當攝取可增強和改善兒童的記憶力。但幼小的孩子食用時,注意別讓魚刺卡住了他的喉嚨。
孩子的日常飲食,家長一定要正確搭配哦。
(責任編輯:林銀珍 )
文章關鍵詞:
學齡前兒童應該怎么吃呢?學齡前兒童是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飲食是很重要的,合理的安排才會使孩子更加的健康成長。在這里,為家長們介紹一下學齡……詳細>>
孩子要長得好,就要吃得好,吃好的前提是安全。作為家長,您必須要了解必要的兒童飲食安全常識。詳細>>
父母總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可以偏食,可以挑食。但想要孩子健健康康長大,在飲食上不僅是給他選擇好的,還要培養他的“食商”。詳細>>
很多孩子在飲食上都有著或多或少的壞習慣,很多都是由大人造成的,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不利。那么大人造成的飲食壞習慣都有哪些呢?詳細>>
在孩子的學齡前階段里正是培養良好飲食習慣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候,家長需要特別關注孩子是否有不良的飲食習慣,并且及時糾正。在這里,為大家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