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清代胡廷光在《傷科匯篡。壓迮傷》中說:"壓迮傷,意外所迫致也。或屋倒墻塌,或木斷石落,壓著手足,骨必折斷,壓迮身軀,人必昏迷。"他說的就是擠壓綜合征,那么,你知道,得了擠壓綜合征該吃什么嗎?
擠壓綜合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擠壓綜合征多發生為于房屋倒塌、工程塌方、交通事故等意外傷害中,戰時或發生強烈地震等嚴重自然災害時可成批出現。此外,偶見于昏迷與手術的患者,肢體長時間被固定體位的自壓而致。
擠壓綜合征的飲食保健
飲食宜清淡為主,合理搭配膳食,注意營養均衡,多吃蔬果,忌辛辣刺激食物。
擠壓綜合征應根據其臨床特點,辨病與辨證相結合,予以中藥治療。
1、中醫辨證分型:
瘀阻下焦:傷后患肢血離脈絡,惡血內留,阻隔下焦,腹中滿脹,尿少黃赤,大便不通,舌紅有瘀斑,苔黃膩,脈頻。此型見于發病初期。
水濕潴留:外傷擠壓后,患部氣滯血瘀,氣不行則津液不能回布而停蓄,津液停蓄則為水濕。水濕潴留則小便不通;津不潤腸則大便不下;二便不通則腹脹滿;津不上承故口干而渴;濕熱阻于胃腸,中焦轉樞失靈則苔膩而厚,脈弦數或滑數。此型多見于腎功能衰竭少尿期。
氣陰兩虛:患者長時間無尿或少尿,加之外傷、發熱、納呆,造成氣陰兩虛。因腎氣虛,失去固攝與司膀胱開闔的作用,故出現尿多的癥狀。尿多則進一步傷氣傷陰,而出現氣短、乏力、盜汗、面色蒼白、舌質紅、無苔或少苔、脈細數無力等氣陰兩一系列癥候。此型多見于腎功能衰竭多尿期。
氣血不足:患者飲食、二便已基本正常,但肢體肌肉尚腫痛,面色蒼白,全身乏力,舌淡紅苔薄,脈緩而無力。此癥見于尿毒癥已解除的恢復期患者。
2、擠壓綜合征的中醫治療:
瘀阻下焦:治宜活血化瘀,通關開竅,清泄下焦。方用化瘀通淋湯,或桃仁四物湯加皂角通關散(皂角、知母、黃柏、小蔥、路路通)。
水濕潴留:治宜化濕利水,益氣生津,兼以活血化瘀。方用大黃白茅根湯加味(大黃、黃芪、芒硝、白茅根、桃仁);或用經驗方:黑白丑各15g、冬瓜皮60g、大腹皮15g、生黃芪30g、石斛30g、天花粉12g、桃仁12g。
氣陰兩虛:治宜益氣養陰固腎,方用:黃精12g、石斛15g、芡實12g、萸肉12g、覆盆子12g、五味子9g、生黃芪30g、黨參30g、甘草6g、廣木香9g。
氣血不足:治宜益氣養血,通絡活絡。方用八珍湯加減,或用經驗方:生黃芪30gg、黨參30g、木瓜12g、當歸9g、川芎9g、雞血藤30g、桃仁12g、廣木香9g。除此之外,腎陰虛者可用六味地黃湯、左歸丸加減;腎陽虛者可用金匱腎氣丸、右歸丸加減;治療氮質血癥,可用琥珀12g、白花蛇舌草30g、玄參30g,腰部腎區離子透入;或用生大黃、槐花各30g煎湯灌腸。
(責任編輯:吳敏 )
文章關鍵詞:
慢性疲勞綜合癥,病因尚不明確,一般和長期過度勞累、精神緊張、飲食失調、生活不規律,造成神經、內分泌、免疫功能紊亂有關,常伴有低熱、頭痛、……詳細>>
咳嗽是一種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疾病,尤其是在清明節氣過后,天氣時而干燥的喉嚨發干時而潮濕的喉嚨黏稠,不僅小孩子很容易患上咳嗽,上了年紀的老人……詳細>>
中風腦損傷引起的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這種疾病多見于中老年人,發病率較高,發病率,嚴重影響老人的健康。中風患者除了需要藥物治療,合理調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