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中藥菊花和黃芪常用于廣東藥膳湯品中,可以說是食藥兼之。菊花性微寒,味甘、苦,能散風清熱、平肝明目,常用于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眼目昏花、疔瘡腫毒。黃芪性溫味甘,能補氣固表、利尿排毒、排膿生肌,常用于氣短心悸、虛脫自汗、體虛浮腫。鵪鶉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被譽為“動物人參”,中醫認為它性平味甘,能益氣養血,補五臟。合而為湯,能清熱祛火和提高免疫力,同時對虛弱貧血、營養不良、目赤肝熱等尤其適用。
材料:菊花50克、黃芪10克、紅棗5個、鵪鶉1只、豬脊骨250克、生姜3片。
烹制:藥材洗凈,稍浸泡;紅棗去核;鵪鶉宰洗凈;豬脊骨洗凈,敲裂。一起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滾沸后改文火煲約2小時,下鹽便可,為3~4人用。
作者為: 廣東省中醫院藥師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吳任飛 )
文章關鍵詞:
薏仁鴨肉煲的功效是補虛養身、健脾開胃、清熱去火,并對營養不良有一定的療效。詳細>>
佘自強,2008年中華中醫藥學會“全國優秀中醫健康信使”得主,廣東省中醫院資深藥師,廣東省中醫學會藥膳委員會委員。詳細>>
佘自強,2008年中華中醫藥學會“全國優秀中醫健康信使”得主,廣東省中醫院資深藥師,廣東省中醫學會藥膳委員會委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