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壓發生前有哪些癥狀?如何預防低血壓
低血壓是指體循環動脈壓力低于正常的狀態。由于高血壓在臨床上常常引起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損害而備受重視,世界衛生組織也對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有明確規定,但低血壓的診斷尚無統一標準。一般認為成年人上肢動脈血壓低于12/8 kPa(90/60mmHg)即為低血壓。醫院門診經常有餐后血壓偏低,且伴隨頭暈、胸悶、出冷汗等不適的患者就醫,尤以老年人多見。
低血壓發生前的癥狀
1、疲乏無力
低血壓患者特別是在早上常感到精神萎靡不振、四肢酸軟無力,經午睡或休息后可好轉,但到下午或傍晚又會感覺到疲乏、乏力。
2、頭痛頭暈
在低血壓病的患者中,頭痛表現比較多,而且往往在患者緊張的腦力或體力活動后表現更為明顯。頭痛性質和程度不一,多表現為顳頂區或枕下區隱痛,也可呈劇烈的搏動性疼痛或麻木性疼痛。頭暈輕重不一,輕者兩眼發黑、眩暈;重者可以失神,甚至暈厥倒地。
3、內分泌功能減退的現象
主要表現為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一類物質不足,部分低血壓患者降低和衰退。
4、神經功能障礙
可表現為精神萎靡不振、記憶力減退、睡眠障礙和等。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可表現為多汗、皮膚蒼白或輕度發紺,渾身忽冷忽熱,時有蟻爬感,手腳麻木等。
預防低血壓的方法
1、晚上睡覺將頭部墊高,可減輕低血壓癥狀。
2、早上起床時,應緩慢地改變體位,防止血壓突然下降,起立時不能突然,要轉身緩緩而起,肢體屈伸動作不要過猛過快,例如提起、舉起重物或排便后起立動作都要慢些。
3、洗澡水溫度不宜過熱、過冷,因為熱可使血管擴張而降低血壓,冷會刺激血管而增高血壓。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環,或以冷水,溫水交替洗足。
4、對有下肢血管曲張的老人尤宜穿有彈性的襪子、緊身褲,以加強靜脈回流。體格瘦小者應每天多喝水以便增加血容量。
5、不要在悶熱或缺氧的環境中站立過久,以減少發病。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低血壓患者適宜吃哪些食物?
2024-10-21“老人環”是否提示患有動脈硬化?
2024-10-21心力衰竭有哪些手術治療方式
2024-10-21哪里治療高血壓比較好?
2024-10-21單臍動脈會不會因為某些原因產生
2024-10-21哪里治療竇性心動過速比較好?
2024-10-21冠心病病人怎樣進行合理的營養配餐
2024-10-21血壓低應如何有效調理
2024-10-21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