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管炎如何診斷
“脈管炎”即“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中醫稱之為“脫疽”,是一種免疫性血管炎,致殘率高。主要累及四肢中、小動靜脈,尤以下肢血管受累常見。多見于20—40歲的男性吸煙者,女性少見,病程遷延。
一、 癥狀
(1) 疼痛:起病時酸痛,繼而出現間歇性跛行,最后發展為靜息痛,尤以夜間為甚。
(2) 怕冷:病人患肢發冷,怕冷,對寒冷十分敏感。
(3) 感覺異常:患肢(趾、指)可出現并的感、針刺感、奇癢感、麻木感、燒灼感等異常現象。
(4) 皮膚色澤改變:皮色異常蒼白,會出現潮紅或紫紺,當肢體下垂時更為明顯。
(5) 出現游走性血栓性淺靜脈炎。
二、 體征
(1) 營養障礙:包括皮膚干燥、脫屑、出汗減少或停止,趾背、足背及小腿汗毛脫落,趾(指)甲增厚、變形、生長緩慢或停止,小腿周徑縮小,肌肉松弛、萎縮,趾(指)萎縮、變細。
(2) 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足背、脛后、動脈的波動異常減弱或不能捫及。
(3)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早期受情緒刺激和寒冷后,趾(指)蒼白、朝紅、繼而紫紺。
(4) 壞疽和潰瘍:這是肢體缺血的嚴重后果,可自行潰破,也可因加溫、藥物刺激、損傷、拔甲等原因誘發。壞疽和潰瘍位于趾(指)端,或起于甲旁,或起于趾間,也可發于側面,趾(指)關節間,下肢壞疽可累及小腿,上肢壞疽很少超出腕關節。壞疽多為干性,以后繼發感染而呈濕性。
三、 診斷要點
(1) 絕大多數病人是青壯年男子,尤省長期大旦吸煙嗜好;
(2) 具備上述癥狀表現與體征;
(3)肢體有游走性血栓性淺靜脈炎的病變或臨床表現;
(4)一般無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或糖尿病等病史。
(5)抗動脈抗體陽性有助診斷。肢體節段性測壓、動脈波形分析、經皮氧分壓測定、皮溫測定、肢體紅外線熱圖像檢查,有助于判斷閉塞的部位及病變程度。動脈造影顯示病變呈節段性分布,受累段狹窄或閉塞。
(責任編輯:數據中心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心肌缺血能否用通脈顆粒治療?
2024-10-24高血壓患者能否服用甲茸壯骨通痹膠囊
2024-10-24硝酸異山梨酯片能治療哪些病?
2024-10-24心絞痛能否使用復方丹參片?
2024-10-2420 歲腰硬胸痹伴頭暈目眩等癥狀是何
2024-10-24腦動脈粥樣硬化是怎樣形成的
2024-10-24血壓高有遺傳史,服藥后正常,能長期用
2024-10-24患硬化可以吃些什么食物?
2024-10-24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