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血糖降得越低越好?
很多糖友在降糖的時候存在一個誤區,認為血糖降得越低越好,但是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血糖波動比較大,容易忽高忽低,而且低血糖的危害性要大于高血糖,下面讓小編為你細講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危害。
糖友的血糖并非越低越好
專家說,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影響機體對低血糖的反饋調節能力,增加了發生嚴重低血糖的風險。同時,低血糖也可能誘發或加重患者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形成惡性循環。嚴重時還可能引起腦中風,誘發心絞痛、心力衰竭及心肌梗死等,加劇原有的視網膜病變。新近又有研究表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會增加患癡呆癥風險。
造成糖尿病低血糖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胰島素或促胰島素分泌類藥物用量過大;未按時進食或進食過少;運動量過大,或是酒精攝入尤其是空腹飲酒等。“總之,血糖不是降得越低越好,而是應控制在合適范圍內,并在降糖同時警惕低血糖的發生。”專家強調。血糖范圍如何控制才合理?她建議一般以空腹血糖4.4~7.0mmol/L,非空腹血糖<10.0mmol/L為宜。對非糖尿病患者來說,低血糖癥的診斷標準為空腹血糖<2.8mmol/L。而接受藥物治療的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水平<3.9mmol/L就屬低血糖范疇。
糖友如何預防低血糖?
為了防止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定期監測血糖的習慣,如近期生活比較規律,未調整藥物和治療方案,每周最少監測血糖兩次以上;如果近期調整了降糖藥,則應加大測血糖的頻率。夜間發生低血糖往往是非常危險的,有的甚至會因為低血糖而在睡夢中失去生命,因此要特別注意睡前及半夜2點左右的血糖。如果生活習慣發生了改變,或是由于其他原因發生身體不適時,也應加大血糖的監測頻率,注意此時血糖是增高還是降低,適時調整降糖藥的應用,避免血糖過低或過高發生嚴重危險。同時,很多老年患者有服用保健品的習慣,有些保健品雖然沒有標明但其中含有降糖藥物的成分,服用后會出現低血糖。因此,服用保健品不僅要挑選正規廠家的產品,而且要咨詢醫生是否可以服用。
專家強調說,低血糖早期癥狀以植物神經尤其是交感神經興奮為主,表現為心悸、乏力、出汗、面色蒼白、震顫、惡心嘔吐等,嚴重的會出現意識模糊、精神失常、肢體癱瘓,大小便失禁、昏睡、昏迷等中樞神經系統表現。值得注意的是每個病人的低血糖表現并不完全一樣,尤其是老年患者較年輕患者對低血糖的感知減弱,有些患者血糖已經很低了,但并沒有出現低血糖反應而直接進入昏迷狀態,如果救治不及時,就會危及生命。因此,糖尿病人出現低血糖時一定要及時搶救,患者家屬應該懂一些低血糖的家庭處理方法。
如何使血糖平穩及減少波動呢?
首先,血糖升高與進食量及速度有關,我們做過這樣的研究,一碗飯10分鐘吃完,餐后血糖升得很高,若30分鐘吃完,則餐后血糖則較低。另外,所進食物的質量及吸收速度也有影響,若吃粗糧或高纖維飲食,則血糖升得慢,不會太高;若吃精細主食,則吸收快,血糖升得高。故少吃、慢吃是控制血糖的基本措施。運動可以增加肌肉對血糖的攝取,也能起到降血糖的作用,每天應進行30分鐘鍛煉,因人而定,可散步、慢跑、快走、騎自行車或應用健身器材等。
若飲食及運動治療仍不能達標,要考慮藥物治療,若餐后血糖升高為主,可考慮用瑞格列奈、α-糖苷酶抑制等藥物,若空腹血糖升高為主,可考慮一天一針的長效胰島素,如甘精胰島素及地特胰島素。
總之,力爭血糖達標、減少血糖波動,可實現抑制氧化應激、減少并發癥發生的目的。當然,也可加用抗氧化劑,如α-硫辛酸、褪黑素、維生素C、維生素E等藥物,也有一定療效。
(責任編輯:林銀珍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