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男孩子進入青春期,大多都會為遺精而羞澀、緊張和不安。他們發生遺精后,不敢讓人知道,好像做了什么見不得人的事似的。遺精后如覺得身體有些不適,便會疑心是遺精造成的,擔心會使身體得病。
遺精是男青年進入青春期生殖器官發育成熟之后所出現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俗話說:“精滿自溢。”當精液充盈后,體內的精液儲存過多,性興奮性增強,如若再有其他刺激,如夢見異性、被褥壓迫、內衣太緊等,即發生遺精。附睪、輸精管、精囊、前列腺、尿道的分泌物平時隨尿液排出不被注意。精液和體內其他多種分泌物一樣,不斷產生,不怕排泄。從生理上講,這些分泌物制造多少,就排泄多少,不會有耗竭而影響健康的問題。相反,前列腺分泌物如經久不排,蓄積濃縮,反易形成結晶或結石。遺精標志著男子生殖功能的成熟。
未婚男子1~2天就遺精1次或一夜數次,則稱為頻發性遺精。這種過份頻繁的遺精常是大腦皮層興奮作用增強的一種表現,往往會引起早泄,進而由于過分的興奮而產生抑制,又會表現為陽痿。頻發性遺精屬于病態,需要重視和進行合理的治療。
不少人認為精液是人體的精華,民間還有“十滴血一滴精”之說,認為遺精會耗損人的元氣,使人體虛弱。有些青年人遺精以后,憂心忡忡,這是完全不必要的。其實,精液并不那么珍貴。遺精(包括性生活射精)時每次排出的精液約2—6毫升。精液的組成雖然復雜,但它的主要成分是水、蛋白質和一些糖分,而且,蛋白質、糖分占的比例很小。
有些人在遺精之后,會感到頭暈目眩、腰酸背痛、精神萎靡,認為這是由于遺精所引起的。這也是一種誤解。以上的癥狀主要是由于缺乏科學的心理衛生知識,接受了一些不科學的傳說以及舊的書刊的有關暗示,以致出現了上述病態,使心理上受到威脅性的刺激。從而引起精神負擔,并不是遺精損失了精液所致。對遺精不了解所引起的精神負擔比遺精本身造成的影響大得多。
如果發生頻繁遺精,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心理衛生和精神調攝,消除恐懼、緊張、焦慮的心理狀態,培養自己開朗、樂觀、冷靜、客觀、堅強的性格,經常保持輕松、愉快的情緒,排除雜念,清心寡欲,恬淡虛無,順其自然,調養一段時間,這種情況自可減輕。
2、注意生活起居,衣褲應稍寬松些,夜晚不要過飽進食。睡前用溫水洗腳,被褥不宜過重,腳部不宜蓋得太暖。養成側臥睡眠的習慣。
3、節制性欲,戒除手淫。不看尤其不能迷戀色情淫穢書刊和影視音像制品。逐漸戒除手淫,減輕思想負擔,使心理逐漸康復。
4、多參加文體活動,培養多種業余興趣和愛好,適當參加體力勞動。正常對待男女交際,不要把男女交往神秘化。
5、積極治療引起造精的疾病。包皮過長的應手術切除;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經常清洗陰莖包皮處,以免包皮垢積聚;如患有包皮龜頭炎時應及時治療。
6、不要認為遺精是低級下流的事情而感到不好意思。遺精后要注意外生殖器的清潔,勤洗換內褲,以防尿道的炎癥。
性教:時機到了就該對孩子談性
隨著青少年成熟期的提前和社會觀念的逐步開放,未成年人的性行為的情況越來越多,有媒體曾報道,海口中小學校四周的性用品店竟多過了書店。未成年人意外妊娠成為我國日趨嚴重的社會問題。
處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正處于心理和生理都趨于成熟卻又未成熟的年齡。難免會對異性朋友產生一些朦朧的感覺。這本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對于性知識知之甚少的孩子來說,這一切顯得那么新奇 而又神秘,他們往往會在內心世界產生極大的波動。一名初二的女生說,班里的一名男生和她一樣非常向往美妙的愛情,于是他們就做了那件事,可沒想到居然懷孕了,知道后他們怕極了,他們不知道會帶來這么嚴重的后果,可是即使這樣他們也不敢跟父母說,更害怕老師那嚴厲的目光……
據了解,我國現在開始逐步地在重視青少年的性教育 ,非凡是有些地區已經在小學生 的課程中開設性教育。家庭、學校、社會是未成年人性教育的三個主要課堂。但專家認為,家庭在這三者之中的作用居于首要地位,家庭應是未成年人性教育的第一課堂,但是我們又有多少個家庭“開設”了這方面的“課程”呢?
很多年長一點的家長認為跟孩子說性不好意思,也沒必要,甚至對孩子的一些性問題敷衍搪塞或厲聲訓斥,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劉先生講:一次他到一位朋友家做客,大家邊看電視廣告邊聊天,朋友那八歲的兒子忽然問了一句:“媽媽,你用什么牌子的衛生巾 ?”因有男士在場,朋友很生氣,說了聲:“不該你問的別問,做你的作業去!”可她的兒子卻不罷休:“告訴我嘛,為什么男的不用衛生巾?”朋友就連忙把兒子轟了出去……
一名初三的學生告訴記者:現在的學生什么都知道又什么都不知道,所謂什么都知道,就是網上什么都有,他指的是一些“性知識”介紹;而所謂的什么都不知道,就是說現在的學生通過其他的渠道了解到的性知識并不一定對,而且也不系統,這些從不正規渠道了解的知識完全有可能誤導學生。還有一名初二的學生直言
不諱的說:“父母對兒女的性教育是最應該引起大人重視的,很多大人在我們小的時候不一點點灌輸給我們,等我們都上初高中甚至大學才偷偷摸摸、隱隱諱諱地告訴我們。到了這個時候,我們對家長的話已經沒有什么好奇了,而且也不好意思去聽了。”這名同學說得非常形象生動:“你想啊,你的爸爸給你偷偷叫到一個小屋,然后先面露難色,想說又不說的樣子,還顯露得無比尷尬,你說誰好意思往下聽啊,這哪是正常的教育啊?所以,我建議,性教育要從小開始,讓孩子在自然而然中學到知識。”
不知很多家長聽了這名學生的肺腑之言有什么感受,但相對而言,年輕一點的家長在這方面還是有點意識的。孔女士在機關工作,孩子四歲,對孩子的教育一直非常重視,也意識到孩子的性教育應該從小開始。一次,孩子問她自己是從什么地方來的,孔女士就告訴寶寶 :“爸爸肚子里有一顆愛的種子,媽媽肚子里也有一顆愛的種子,爸爸把他的那一顆送給了媽媽,這兩顆小種子結合在一起發芽了,在媽媽的肚子里一點一點就變成了寶寶。”孔女士覺得這樣解釋很合理,既沒有欺騙孩子,又把最淺顯的性知識以形象生動的比喻告訴了孩子。
(責任編輯:嚴毓芳 )
文章關鍵詞:
男孩子進入青春期,大多都會為遺精而羞澀、緊張和不安。他們發生遺精后,不敢讓人知道,好像做了什么見不得人的事似的。遺精后如覺得身體有些不適……詳細>>
進入青春期時少男少女的第二特征就會變得非常的明顯,而且性器官也會慢慢的發育,只有男女雙方的性生理和性心理成熟了,才具備有性關系的能力。詳細>>
每個男孩的成長除了“父親的責罵”還都伴有“母親的哭泣”,當然在性教育里面母親不僅僅是只作為哭泣的主角出現在孩子的面前。詳細>>
性生理的發育主要集中在青春期階段,青春期之后的發育就相對緩慢的多。在這個時期,男女生們的身體和生理發育狀況都會發生明顯的變化。女孩子的性……詳細>>
在現實中,很多媽媽越俎代庖,代替父親對兒子交流遺精的話題,這是非常不合適的。而父親會借口工作太忙來回避對男孩的性教育,這是對孩子不負責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