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在現實中,很多媽媽越俎代庖,代替父親對兒子交流遺精的話題,這是非常不合適的。而父親會借口工作太忙來回避對男孩的性教育,這是對孩子不負責任的表現。有位媽媽對12歲兒子的遺精非常關注,每次兒子換下的內褲都要進行檢查,發現內褲上的精液后還要向兒子落實是否遺精。媽媽這樣的行為嚴重侵犯了兒子的隱私,讓兒子產生不被尊重的感受。
男孩進入青春期早期后,父母要關注男孩出現的生理變化,父親要主動將有關遺精的知識告訴孩子,父親與孩子具體交流的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
告訴孩子第一次遺精時會經歷怎樣的過程每個男人到了一定的年齡都會有精液產生,精液會從尿道流出來。在某一天你會在早上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內褲有點黏黏的白色液體,這些精液是你在夜里睡著后流出來的,這就是遺精。這樣的交流讓孩子心理有了準備,一旦有遺精也不會感覺難堪和不知所措。
告訴孩子遺精后的衛生常識遺精后要換內褲,并要清洗生殖器,這樣才能夠保持生殖器衛生,如果不換內褲也不清洗,細菌很容易在精液上滋生,使生殖器受到感染。
讓孩子明白遺精是正常的如果身體自然感到有性的壓力而出現的遺精,是順應了身體自然節律的遺精,只要不影響到生活、學習和工作,無論幾次,都是正常的。每個孩子的身體發育狀況不同,所以每個孩子遺精的頻率不一樣。不要對孩子一味強調“遺精次數多了會傷身體”,這樣不明不白的話語讓孩子不知道如何判定自己的遺精次數是否“超標”,給孩子帶來心理壓力。父親可以從自己的經驗來談身體有了性壓力的感受是什么,讓男孩更清楚地了解這種壓力給自己帶來的身體感受,幫助男孩接納自己的這種性壓力感受。這是孩子自我認知發展的重要環節。
讓孩子明白什么情況下的遺精對身心健康不利通過看色情小說、色情視頻、色情圖片等方式來刺激身體的性沖動而引發遺精,這是違反身心節律的性行為,會對身心健康不利傷害。
責任感的教育是遺精知識教育的升華,父親要明白地告訴孩子遺精意味著你身體開始有了生殖細胞,如果與女性生殖器的接觸,你就可能會使女孩懷孕。讓孩子知道行為的后果,他就會思考行為的責任。
別擔心和孩子談性問題
“小雞雞”這類稱呼不妥對于身體各部位及其功能,家長應該給予明確的解釋,并正確地稱呼所有的器官,正確的稱呼給孩子們一種科學的、自然的、正常的感覺。
父母性教育的位置無法取代
正確的性觀念和性知識應該由父母告訴孩子,以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和你們希望他擁有的價值觀。在性問題上,父母首先要與孩子保持平等,如果家長不能回答或者羞于開口時,也一定要保持坦誠的態度,不要故作姿態或遮遮掩掩。
不要和孩子鄭重“談性”談跟性有關的問題父母應該會找機會,電視、電影、報紙上的新聞,雜志上的文章,只要和性有關的問題就可以見縫插針地說。
女兒初潮前時,母親要告訴她:你要來月經了身體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心理會有什么樣的變化。這樣女孩在精神上有所準備,來月經時就知道怎么去處理了。“為什么看見漂亮女孩子有時會勃起?”父親可以這樣解釋兒子的提問:“男孩子成熟后,大腦容易受到視覺影響,感受到性刺激。如果看見一個很有吸引力的女孩時,會感到‘興奮’。這是性刺激下的一種正常生理反應。”
(責任編輯:詹遠 )
文章關鍵詞:
在現實中,很多媽媽越俎代庖,代替父親對兒子交流遺精的話題,這是非常不合適的。而父親會借口工作太忙來回避對男孩的性教育,這是對孩子不負責任……詳細>>
什么是性?這是考取性教育資格證書需要回答的第一道題目,這題目看似簡單,但我相信你想不到我們下面提供的參考答案。“性”,解剖了便是“忄”和……詳細>>
每個男孩的成長除了“父親的責罵”還都伴有“母親的哭泣”,當然在性教育里面母親不僅僅是只作為哭泣的主角出現在孩子的面前。詳細>>
陽陽從兩歲開始就有一個不好的習慣,睡覺時手捂著私處。每天忙于奔波的父母并沒有發現孩子的這個行為。陽陽三歲上了幼兒園,園里的床鋪都是連通的……詳細>>
性,關系到人的生命的形成,人人都是性的產物。一個人對性的態度和觀念,可能影響他一生的生活品質,婚姻品質,甚至是生命品質。性行為對人造成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