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閏月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風濕免疫科
-
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表現課分為關節表現和關節外的表現。關節表現,類風濕關節炎受累關節的癥狀表現對稱性、持續性關節腫脹和疼痛,常伴有晨僵。受累關節以近端指間關節、掌指關節、腕、肘和足趾關節最為多見;同時,頸椎、顳頜關節、胸鎖和肩鎖關節也可受累。中、晚期的患者可出現手指的“天鵝頸”及“鈕扣花”樣畸形,關節強直和掌指關節半脫位,表現掌指關節向尺側偏斜。關節外表現1.類風濕結節:多見于關節突起部及經常受壓處,無明顯壓痛,不易活動。類風濕結節也可發生在內臟,心包表面、心內膜、中樞神經系統、肺組織及鞏膜等。2.血管炎:可影響各類血管,以中、小動脈受累多見。可表現為指端壞疽、皮膚潰瘍、外周神經病變、鞏膜炎等。3.心臟:心包炎、非特異性心瓣膜炎、心肌炎。4.胸膜和肺:胸膜炎、肺間質纖維化、肺類風濕結節、肺動脈高壓。5.腎:膜性及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間質性腎炎、局灶性腎小球硬化、增殖性腎炎、IgA腎病及淀粉樣變性等。6.神經系統:感覺型周圍神經病、混合型周圍神經病,多發性單神經炎及嵌壓性周圍神經病。7.造血系統: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可出現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疾病活動期血小板升高。
2015-09-27 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