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性流產三次應做哪些必查項目?
習慣性流產后因該查哪些必查項目?第二次流了后我去查了甲狀腺T3 T4 Ths 優生四項 微量元素 abo血型 全血細胞 乙肝六項 電子陰道鏡 b超 同時和老公做了染色體 他查了精液,都好。 于是第三次懷了66天又流產了。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聶金娥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習慣性流產三次,必查項目包括免疫因素、內分泌因素、子宮解剖結構、感染因素、凝血功能等。 1.免疫因素:檢查抗磷脂抗體、抗核抗體等自身免疫性抗體,明確是否存在免疫失衡導致的流產。 2.內分泌因素:測定性激素六項(包括雌二醇、孕酮、睪酮、促卵泡生成素、促黃體生成素、泌乳素),了解內分泌功能是否正常。 3.子宮解剖結構:通過宮腔鏡、子宮輸卵管造影等檢查,查看子宮是否存在畸形、縱隔、宮腔粘連等異常。 4.感染因素:進行白帶常規、支原體、衣原體、TORCH 等檢查,排查有無生殖道感染。 5.凝血功能:檢測凝血酶原時間、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纖維蛋白原等,判斷凝血機制是否存在異常。 6.夫妻雙方的基因檢測:除了之前做過的染色體檢查,還可進一步檢測某些特定的基因位點。 習慣性流產的原因較為復雜,需要進行全面系統的檢查,以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建議前往正規醫院的婦產科就診。
2024-10-09 04:55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染色體異常? 染色體是組成細胞核的基本物質,是基因的載體。染色體異常(chromosome abnormalities)也稱染色體發育不全(chromosome dysgenesis)。美籍華人蔣有興(1956)查明人類染色體為46條,Caspersson等(1970)首次發表人類染色體顯帶照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