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姚婷婷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婦產科
-
流產后出現宮頸囊腫可能由慢性炎癥刺激、腺管堵塞、激素變化、新生上皮過度增生、遺傳因素等引起。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
2014-05-11 20:37
1.慢性炎癥刺激:長期的宮頸炎癥會導致腺管分泌物引流受阻,形成囊腫。
2.腺管堵塞:如宮頸局部損傷或手術,使腺管開口堵塞,分泌物潴留。
3.激素變化:流產后體內激素水平波動,可能影響腺體分泌,導致囊腫。
4.新生上皮過度增生:宮頸在修復過程中,新生上皮覆蓋腺管口或伸入腺管,將腺管口阻塞。
5.遺傳因素:部分人可能由于遺傳易感性,更容易出現宮頸囊腫。
總之,流產后宮頸囊腫的形成原因較為復雜。如發現囊腫,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治療或觀察。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小兒流涎癥? 小兒流涎也就是流口水,是指口中唾液不自覺從口內流溢出的一種病癥。一般來講,1歲以內的嬰幼兒因口腔容積小,唾液分泌量大,加之出牙對牙齦的刺激,大多都會流口水。隨著生長發育,大約在1歲左右流口水的現象就會逐漸消失。如果到了2歲以后寶貝還在流口水,就可能是異常現象,如腦癱、先天性癡呆等。另外,寶貝患口腔潰瘍或脾胃虛弱,也會流涎不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