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周偉 主任醫師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三級甲等
新生兒科-NICU
-
新生兒吐奶較為常見,主要與以下幾種因素有關:生理結構特點、喂養方式不當、疾病影響、環境因素及藥物因素。關愛自己,從關注健康開始。身體不適時,請及時就醫,并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
2018-12-18 12:41
1.生理結構:新生兒的胃容量小,呈水平位,賁門括約肌松弛,幽門括約肌較緊張,容易導致奶液反流。
2.喂養不當:喂奶過快、過急、過量,奶嘴孔過大或過小,喂奶后未拍嗝等。
3.疾病原因:如胃食管反流病、消化不良、感染等疾病,會影響胃腸道功能。
4.環境影響:環境溫度不適、噪音過大等,可能引起新生兒哭鬧,導致腹壓增高而吐奶。
5.藥物副作用:某些藥物可能影響胃腸道蠕動,導致吐奶。
新生兒吐奶多數情況下是正常的,但如果吐奶頻繁、量大、伴有其他異常癥狀,應及時就醫。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這種現象在新生兒期很常見,是指喂奶之后從口邊溢出奶液,每次溢出的奶量極少,溢奶屬于生理現象,不影響嬰兒的生長發育,無需特殊處理。注意喂養一般是可以避免的,吃奶的時候頭部適當抬高一些,避免吸入空氣,同時奶粉吃熱一些,少食多餐,服用點媽咪愛觀察。祝你健康!
2014-03-17 16:4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特約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對于新生兒出現吐奶,多半是正常的現象,由于新生兒胃發育不是很完善,胃處于水平位,由于賁門括約肌發育不成熟,而幽門括約肌發育良好,且自主神經調節差,故易引起幽門痙攣而出現嘔吐。一般寶寶大了以后會慢慢的改善好轉。一般是不需要治療的,你需要在哺乳完后,及時將寶寶豎起拍打背部,將胃內多余氣體排出,可以防止吐奶。如果吐奶嚴,重,可以將床調成30度的斜面,同時要密切觀察寶寶的情況,如果發生吐奶,及時將寶寶側臥,防止嘔吐引起窒息。
2018-06-06 22: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