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維平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急診科
-
疝氣手術后刀口下方腫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術后正常反應、感染、血腫、組織水腫、補片刺激等。健康問題不容忽視,身體稍有不適即應就醫,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進行治療。
2014-01-16 17:40
1. 術后正常反應:術后短期內刀口周圍組織會出現炎癥反應,導致輕度腫脹,這是身體自我修復的過程,通常會逐漸減輕。
2. 感染:若術后護理不當,細菌侵入傷口引發感染,會出現紅腫、疼痛、發熱等癥狀,需使用抗生素治療,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等。
3. 血腫:手術中止血不徹底或術后活動過早,可能形成血腫,導致腫脹。較小的血腫可自行吸收,較大的可能需要穿刺引流。
4. 組織水腫:手術創傷會影響局部血液循環,引起組織水腫。可通過抬高患肢、局部熱敷等方法促進消腫。
5. 補片刺激:使用的補片可能刺激周圍組織,引起腫脹。一般隨著身體適應會逐漸好轉。
總之,疝氣手術后刀口下方腫需要密切觀察,如果腫脹持續不緩解或伴有其他異常癥狀,應及時就醫,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術后要注意休息,保持傷口清潔干燥,避免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
-